时间: 2025-05-05 15:0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00:40
作者: 戎昱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汉将归来虏塞空,
旌旗初下玉关东。
高蹄战马三千匹,
落日平原秋草中。
白话文翻译:
汉朝的将领们归来,敌人的营地已经空无一人,
旌旗刚刚降下,已经回到玉关以东。
高大的战马有三千匹,
在落日的映照下,平原上铺满了秋天的草。
注释:
典故解析:
“玉关”是古代著名的关口,象征着汉朝的边疆防御和军事力量。诗中提到的将领归来,说明战斗的胜利与和平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戎昱,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边塞战争和将士豪情,风格雄壮激昂。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盛唐时期,正值汉朝与外敌交战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将士归来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国家和平的渴望和对士兵勇敢的赞美。
诗歌鉴赏:
《塞下曲》是一首描绘战争胜利与归来情景的诗,展现了戎昱对边塞生活和将士们英勇精神的赞美。诗的开头“汉将归来虏塞空”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表现出战斗的胜利与敌人的溃败,带出了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接着“旌旗初下玉关东”,将胜利的喜悦与归来的壮丽场景相结合,展现了将士们归来的自豪感。
诗中“高蹄战马三千匹”不仅描写了壮观的场面,也象征着汉朝强大的军事力量。最后一句“落日平原秋草中”则将画面推向一种宁静的氛围,寓意着战争结束后的和平与安宁。整首诗情感层层递进,既有对胜利的庆祝,也有对将士忠诚与牺牲的敬意。
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严谨的结构,戎昱成功地将战争与和平的主题融入其中,给读者以深刻的思考与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将士们的归来,表达了对国家和平的渴望和对军人英勇表现的赞美,体现了英雄主义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选择题: “汉将归来虏塞空”中“虏”指的是?
A. 友军
B. 敌人
C. 商人
D. 平民
填空题: 诗中提到“高蹄战马三千匹”,体现了将士们的__。
判断题: 诗中“落日平原秋草中”表达的是战争胜利后的宁静。(对/错)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描写边塞战争,反映将士们的英勇与牺牲;而戎昱的《塞下曲》更侧重于胜利后的归来与和平的期盼。
参考资料:
以上是对《塞下曲》的详细解读,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的意蕴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