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牡丹秋开》

时间: 2025-04-27 04:18:02

诗句

秀出群芳照碧栏,世间颜色比应难。

晓来露采光先泛,晚得云阴叶未残。

艳质易迷人竞赏,道心无染兴终闲。

使君认取真消息,同向樽前笑里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18:02

原文展示:

牡丹秋开
作者: 胡安国 〔宋代〕

秀出群芳照碧栏,
世间颜色比应难。
晓来露采光先泛,
晚得云阴叶未残。
艳质易迷人竞赏,
道心无染兴终闲。
使君认取真消息,
同向樽前笑里看。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歌描绘了秋天盛开的牡丹,首先突出了它的美丽,令人惊艳,仿佛在碧绿的栏杆前独占鳌头。世间的花卉色彩,恐怕没有哪种能够与其媲美。清晨的露水映衬着花瓣,光辉闪烁,而傍晚的云阴下,叶子依然保持着生机。艳丽的花质容易让人迷恋,大家争相欣赏,但诗人内心却保持着淡泊的道心,心境自得其乐。最后,诗人希望朋友们能认识到这朵花的真实美好,共同在酒杯前欢笑品赏。

注释:

字词注释

  • :指美丽、出众。
  • 群芳:指各种花卉。
  • 碧栏:青绿色的栏杆。
  • 晓来:清晨来临时。
  • 露采:露水的光泽。
  • 艳质:花的艳丽与质感。
  • 道心:指内心的道德修养与清净。
  • 使君:对朋友的尊称。

典故解析

  • “使君”:古代对朋友或地位较高者的称呼,通常用于表达敬意。
  • 诗中的牡丹常常象征着富贵和美丽,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安国,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具体生平资料较少。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细腻,风格清新,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牡丹秋开》作于秋季,正值牡丹花的收尾时期,诗人以此表达对秋天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作品反映出一种在纷扰中保持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

诗歌鉴赏:

鉴赏
《牡丹秋开》以牡丹为主线,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淡泊。诗的开头便以“秀出群芳”的意象,为牡丹的绝美设定了基调,展现出它在众多花卉中脱颖而出的姿态。接下来的“世间颜色比应难”则暗示了牡丹的独特,强调了它的艳丽难以被其他花卉所替代。这种比较不仅是对牡丹的赞美,更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

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时,运用了“晓来露采光先泛,晚得云阴叶未残”的对比,清晨的露水和傍晚的云阴形成鲜明对照,展现出一天之中不同的美感及生命的韧性。后半部分则转向内心的思考,表达了对外界繁华的无动于衷,强调了“道心无染”的宁静。诗人希望与友人共享这一份美好,通过“同向樽前笑里看”传达出生活中的欢愉与知己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秀出群芳照碧栏:牡丹花在众多花中脱颖而出,照耀着青色的栏杆。
  • 世间颜色比应难:世间的花卉颜色,没有哪一种可以与牡丹相比。
  • 晓来露采光先泛:清晨的露水映照着花瓣,光辉闪烁。
  • 晚得云阴叶未残:傍晚时分,云阴下的叶子依然保持生机。
  • 艳质易迷人竞赏:艳丽的花质容易使人迷恋,大家争相欣赏。
  • 道心无染兴终闲:内心保持清净和淡泊,最终能够享受宁静。
  • 使君认取真消息:希望朋友能够识得花的真实美好。
  • 同向樽前笑里看:希望与朋友一起在酒杯前欢笑,共同欣赏。

修辞手法

  • 对比:清晨与傍晚的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 比喻和拟人:用“光先泛”形容露水的闪烁,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提升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欣赏,同时也表达了在繁华世界中保持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淡泊明志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牡丹:象征富贵、美丽与生命的短暂。
  • 露水:象征清新与生命的活力。
  • 云阴: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樽前:象征朋友间的欢聚与分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秀出群芳”是指什么?

    • A. 牡丹花
    • B. 百合花
    • C. 玫瑰花
    • D. 菊花
  2. 诗人希望与谁共同欣赏美丽的牡丹?

    • A. 自己
    • B. 家人
    • C. 朋友
    • D. 陌生人
  3. 诗中“道心无染”的意思是?

    • A. 内心保持清净
    • B. 内心充满杂念
    • C. 内心极其烦躁
    • D. 内心不再追求美

答案

  1. A. 牡丹花
  2. C. 朋友
  3. A. 内心保持清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对比胡安国的《牡丹秋开》和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均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但前者更侧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内心的淡泊,后者则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的抒发。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思考方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诗经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丑奴儿令 夜不成寐,披衣写此 丑奴儿令 春情 丑奴儿令 题画 丑奴儿令 旅夜,二首录一 丑奴儿令 其二 美人对镜 丑奴儿令 燕子矶 丑奴儿令 其一 别情 丑奴儿令 有怀 丑奴儿令 其二 丑奴儿令 春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埋头苦干 方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浑身皆胆 钩隐抉微 彪蔚 歺字旁的字 飙飙 黯开头的成语 包含束的词语有哪些 讪辱 包含灿的词语有哪些 角字旁的字 提心在口 任内 魚字旁的字 涉艰履危 戎马之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