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5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8:47
《牡丹二首》
轻阴隔翠帏,宿雨泣晴晖。
醉后佳期在,歌馀旧意非。
蝶繁经粉住,蜂重抱香归。
莫惜薰炉夜,因风到舞衣。
水漾晴红压叠波,晓来金粉覆庭莎。
裁成艳思偏应巧,分得春光最数多。
欲绽似含双靥笑,正繁疑有一声歌。
华堂客散帘垂地,想凭阑干敛翠蛾。
在轻柔的阴影下,翠帏隔开了外面的景色,昨夜的雨滴落在晴天的阳光上,仿佛在哭泣。醉之后的美好时光最为期待,唱完的歌声并不再像往昔那样充满旧意。蝴蝶在花间飞舞,停留在花粉上,蜜蜂则沉重地抱着花香归去。不要吝惜那薰香的夜晚,微风中轻轻吹动舞衣。
水面上艳丽的红花在波浪中荡漾,清晨时金粉洒满了庭院的草地。裁剪成的艳丽花朵,竟然显得尤为巧妙,分得的春光更是数不胜数。它们似乎要绽放出含蓄的微笑,仿佛有歌声在繁花中回荡。华堂的客人已经散去,帘子垂下,想要倚靠在栏杆上,收敛那翠绿的眉眼。
作者介绍:温庭筠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公元812年,卒于公元870年。他以其词风婉约、情感细腻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花卉、月色和离别等主题。温庭筠的诗词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创作背景:在唐代,牡丹被视为“花中之王”,象征着富贵与繁华。温庭筠创作这首诗时,正值唐代盛世,社会繁荣,诗人通过描绘牡丹的美丽与芬芳,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牡丹二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牡丹的美丽,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繁华。开篇便以“轻阴隔翠帏”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温馨的氛围,似乎让读者感受到窗外绽放的花朵与室内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接着,作者通过描写蝴蝶和蜜蜂的繁忙,表现了春天的活力与生机,生动地传达出春日的气息。
“水漾晴红压叠波”一句,描绘了水面上花瓣的倒影,生动而富有画面感,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而“欲绽似含双靥笑”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花朵以情感,使其似乎在微笑,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最后,诗人在“华堂客散”一句中,将美好的时光与孤独感相对照,勾勒出一种惆怅的情绪,使整首诗在美的描绘中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牡丹的细致描绘,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表达了生命的脆弱与美丽的短暂,最终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惆怅。
诗词测试:
诗中“蝶繁经粉住”中的“蝶”指的是?
A. 蝙蝠
B. 蝴蝶
C. 昆虫
诗句“水漾晴红压叠波”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晴天的水面
B. 夜晚的星空
C. 雨后的泥土
诗人通过哪种手法描绘花朵的微笑?
A. 拟人
B. 比喻
C. 夸张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