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捣练子 秋夜》

时间: 2025-05-02 13:23:09

诗句

新雁唳,叶纷飞。

砧杵声催露湿衣。

独坐空庭更漏永,一天明月散清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3:09

原文展示:

捣练子 秋夜
作者: 项兰贞 〔明代〕

新雁唳,叶纷飞。
砧杵声催露湿衣。
独坐空庭更漏永,
一天明月散清辉。


白话文翻译:

新来的大雁在叫,树叶纷纷飘落。
砧板和杵声催促着露水湿透了衣裳。
我独自坐在空荡荡的庭院,时光在滴答作响,
一轮明月洒下清辉,照亮了整个夜空。


注释:

字词注释:

  • 新雁唳:新来的大雁在鸣叫。
  • 叶纷飞:树叶纷纷飘落,描绘秋天的景象。
  • 砧杵声:砧板和杵的声音,通常与磨豆或捣药有关。
  • 露湿衣:露水打湿了衣服,表现了夜晚的寒凉。
  • 独坐空庭:独自一人在空旷的庭院中。
  • 更漏永:更漏是古代计时器,表示时间过得缓慢。
  • 一天明月:一轮明亮的月亮。

典故解析:

  •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描写秋夜的情景,表现出一种孤寂和思念的情感,这在古诗中是比较常见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项兰贞是明代的一位女诗人,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女性诗人不多,她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而受到关注。她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捣练子 秋夜》创作于秋季,正值丰收季节,诗人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达了孤独的心情和对自然的感悟。明代社会动荡,许多诗人借景抒情,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捣练子 秋夜》是一首典雅而富有情感的诗。诗的开头“新雁唳,叶纷飞”以生动的画面引入,展现了秋夜的萧瑟与宁静。新雁的鸣叫,象征着离别与孤独,而飘落的树叶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接下来的“砧杵声催露湿衣”,通过细腻的生活细节,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砧杵声不仅传递出夜晚的寂静,也暗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后半部分“独坐空庭更漏永,一天明月散清辉”则进一步深化了孤独的主题。诗人在宁静的庭院中独自思索,明月洒下的清辉既是孤独的陪伴,也是思维的启迪。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新雁唳,叶纷飞:描绘秋天的景象,给人一种孤独感。
  • 砧杵声催露湿衣:生活的细节与内心的感受交织,表现诗人的情感状态。
  • 独坐空庭更漏永:强调独自一人的孤寂和对时间的感慨。
  • 一天明月散清辉:月光的照耀象征着希望与思考,尽管孤独,但仍有光明。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 拟人:将自然界的声音与情感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前后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孤独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它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面对自然时的无奈与深情,展现了古代文人特有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雁:象征离别与孤独。
  • :象征生命的流逝与时光的无情。
  • 砧杵声:生活的琐碎与内心的思索。
  • 明月:象征希望、思考与孤独的陪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新雁唳”中的“唳”意味着什么?
    A. 叫声
    B. 飞翔
    C. 归来
    D. 飘落

  2. 诗中提到的“砧杵声”主要与什么活动有关?
    A. 休息
    B. 生活琐事
    C. 采摘
    D. 游玩

  3.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D. 忧伤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描写月夜下的孤独与思考。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项兰贞与李白在描写月夜的风格上有所不同。李白更倾向于豪放,而项兰贞则细腻沉静。两者都通过月亮表达孤独,但情感基调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女性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萧山山行 青丝马 雨中花 水西寺东楼晓起闻莺 题杂画卷子 九日舟行至桐庐 杂诗四十首 其四十 喜雨寄夏允中五绝 其五 采莲歌 其六 春兴七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损惠 宦者 单人旁的字 进退维谷 包含屣的成语 狂风骤雨 嘤鸣求友声 明殿 鬯字旁的字 芸署 彑字旁的字 包含巴的成语 野狐外道 捕猎 竹字头的字 东挪西撮 卜字旁的字 包含浓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