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陪张龙图南湖暑饮》

时间: 2025-05-07 02:30:10

诗句

红旆萦林却转,琼筵就水重开。

荷香着衣不去,竹色映酒遥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2:30:10

原文展示:

红旆萦林却转,琼筵就水重开。荷香着衣不去,竹色映酒遥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的南湖,红色的旗帜在树林间轻轻摇曳,琼瑶般的筵席在湖水边重新铺开。荷花的香气扑面而来,仿佛沾染在衣衫上,竹子的色彩映照着酒杯,远远地传来清新的气息。

注释:

  • 红旆:红色的旗帜,象征着欢庆和热闹。
  • 琼筵:美玉般的筵席,形容筵席的华贵。
  • 荷香:荷花的香气,常用来描绘夏日的清新。
  • 着衣:沾染在衣服上。
  • 竹色:竹子的颜色,常用来象征清雅和宁静。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著名的历史典故,但“荷”和“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寓意,常常被用来象征高洁和清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他以编撰《资治通鉴》而闻名,主张以史为鉴,重视治国理政。其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湖之畔,正值夏日,张龙图与友人聚会畅饮,诗人借助自然景色抒发心中愉悦之情,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的湖畔场景,诗人在友人的陪伴下,享受着自然的美好,气氛轻松愉快。首句“红旆萦林却转”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红色的旗帜在树林间摇曳,轻快而富有动感,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接着“琼筵就水重开”,把宴席安排在湖边,显得既华美又亲近自然,诗人与友人一同欢聚,尽享美酒佳肴。

接下来的“荷香着衣不去”,则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表现出荷花的香气如同衣服上的余香,带给人一种清新和舒适的感受,传达出诗人对夏日气息的热爱。而最后一句“竹色映酒遥来”,则以竹子的色彩和酒的清香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远离喧嚣、宁静致远的气氛,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细致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夏日湖畔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友谊的热爱,传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红旆萦林却转:红色的旗帜在树林中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
  2. 琼筵就水重开:华丽的筵席在水边重新铺开,显示出宴会的热闹。
  3. 荷香着衣不去:荷花的香气沾染在衣服上,表现出夏日的清新和自然的气息。
  4. 竹色映酒遥来:竹子的色彩映照着酒杯,远远传来的清香,增添了情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筵席比作琼瑶,突显华贵。
  • 拟人:荷香和竹色仿佛有生命般,传递情感。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惜,传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畅快淋漓的生活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旆:象征喜庆和热闹。
  • 琼筵:代表华美的生活和宴会。
  • 荷香:象征自然之美和清新。
  • 竹色:象征清雅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琼筵”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荷花
    B. 华丽的宴席
    C. 竹子的颜色

  2. “荷香着衣不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厌倦
    B. 清新愉悦
    C. 忧伤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谊与自然
    B. 战争与和平
    C. 旅行的烦恼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白居易
  • 《月下独酌》:李白

诗词对比:

  • 与白居易的《饮湖上初晴后雨》相比,司马光的这首诗更注重友人的陪伴,氛围更为轻松,而白居易的作品则更强调自然景色的变幻和人生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司马光传》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殿前欢 殿前欢 其一 感通寺赠承冰壶炼帅、董西羽徵君 殿前欢·碧云深 殿前欢·大都西山 献仙音 江建霞母华淑人翠柏图 献仙音 感庭秋 感庭秋·志通天地媾精神 感庭秋 全真 感恩多 自题履错集呈东风老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炎日 羊字旁的字 不绝于耳 夕字旁的字 深仇大恨 管中窥天 CCD 好歹 克字旁的字 哎呀 大眼瞪小眼 声闻过情 甘字旁的字 半真半假 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