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4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3:27
积雨久未阕,岂徒行客忧。
夜闻屋中人,叹息悲田畴。
方春播殖时,种食皆外求。
鞭诃犯赤日,酷烈惭羸牛。
草秽竞禾长,从人借鉏耰。
晨薅载星起,日闇未能休。
岂无一时勤,所觊岁有秋。
今兹昏垫灾,大野成洪流。
直疑沧海溢,蚕栗浮陵丘。
昔时百丈原,泛泛皆挐舟。
乔木失端杪,饥鸟下无投。
黍稷沈黄泥,圭谷安可收。
嗟予乏技能,无以易糠麰。
贩鬻固所昧,敢诧市井游。
欲依盗贼群,丑不闲戈矛。
已载任天地,无益徒为愁。
一身无死所,况为妻儿谋。
之美爱物者,凄然涕沾裘。
一夫有不获,伊尹为深羞。
何当富斯民,比屋囷仓稠。
惜哉禄秩卑,此志终宜酬。
长时间的雨一直没有停止,难道只是行人心忧吗?
夜里听到屋内有人,叹息着为这片田地感到悲伤。
现在正是春天播种的时节,农作物的种子全得向外求购。
烈日下鞭打着牛,羞愧于这瘦弱的牛儿。
杂草和禾苗竞争着生长,只得向他人借用犁耙。
清晨起身时,星星还在天上,天色暗淡却又无法休息。
难道没有一时的勤奋,期望的秋天自然来临?
如今的灾难令人心慌,大地变成了洪流。
简直怀疑沧海都要溢出来,蚕和栗子漂浮在高丘之上。
往日的百丈原,舟船随意漂浮。
高大的树木失去了顶端,饥饿的鸟儿无处栖息。
黍和稷沉没在黄泥中,圭谷的粮食又怎么能收成?
唉,我缺乏技能,无法用来交换糠和麦。
贩卖和交易固然是糊涂,怎敢嘲笑市井的游人。
想依赖那些盗贼团伙,丑陋得不敢拿起武器。
已经任凭天地的安排,无益处于徒增忧愁。
我一身无处可死,更何况为妻儿谋生。
那些真正爱惜物品的人,凄然泪湿了衣裳。
一人遭受的不幸,伊尹也会感到深深的羞愧。
何时才能让百姓富裕,家家户户仓库满盈?
可惜啊,我的职务卑微,这份志向终究难以实现。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以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提倡理学,重视实用。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一个多雨的季节,表现了农民的辛苦和对自然灾害的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农业困境和人民生活的艰辛。
这首诗深刻地描绘了连绵不断的雨水带来的灾难,表现了农民在自然恶劣条件下的艰辛生活。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社会的困境与人民的苦楚。开头的“积雨久未阕”即引出了自然灾害的主题,紧接着通过“夜闻屋中人,叹息悲田畴”的描写,传达出农民对田地失去希望的悲哀。诗人用“鞭诃犯赤日”来描绘炎热的阳光与饥饿的牛之间的对比,突显出农民的无奈与愤懑。全诗以惨淡的景象为背景,结合个人的愁苦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表达了诗人对民生艰辛的深刻同情。
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对仗和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表现力,诸如“晨薅载星起,日闇未能休”的描写,展现了勤劳与无奈的对比。整首诗在悲惨的外部环境中,透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怀和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同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揭示自然灾害对农民生活的影响,表达对农民艰辛的同情,以及对社会的不满与对未来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积雨”指的是什么情况?
“晨薅载星起,日闇未能休”中的“晨薅”是什么意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