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5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54:55
长年睡益少,气耗非神清。
昨朝多啜茶,况以思虑并。
中烦枕屡移,殿转何时明。
苏秦六国印,力取鸿毛轻。
白圭万金产,运智立可营,
如何五更梦,百万终不成。
整年睡眠越来越少,气力消耗使得精神不再清明。
昨晚喝了很多茶,再加上心中思虑重重。
夜深人静,翻来覆去无法入睡,天亮的时候又得多久?
苏秦的六国印象,努力也不过是轻如鸿毛。
白圭的价值万金,凭借智慧可以谋得。
可是为什么到了五更天的梦中,百万的理想却始终无法实现?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以《资治通鉴》闻名于世。他一生致力于政治改革和历史学研究,风格严谨,提倡实事求是。
此诗写于司马光晚年,时值政局动荡和个人烦恼交织,使得诗人对人生的感慨愈发深刻。诗中反映了他对于思虑与精神的挣扎,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无奈。
这首诗以“长年睡益少”开篇,直接表达了诗人因思虑而导致的失眠。通过对睡眠不足的描写,诗人将心中沉重的烦恼和忧虑呈现出来,展现出他内心的挣扎与困惑。接着“昨朝多啜茶”,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因焦虑而导致的失眠,茶水本应清醒,但在这里却成了加重思虑的因素,揭示了思维的复杂与纠结。
“中烦枕屡移”描绘出一个辗转反侧无法安眠的状态,强烈的情感传递出一种无奈与焦虑。“殿转何时明”则表现出对光明未来的渴望与追求,但又充满了不确定感。接下来的“苏秦六国印,力取鸿毛轻”,借用历史人物苏秦来表明即使是大智之士,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也感到无力。
最后,诗人在反思中感慨“如何五更梦,百万终不成”,这是对人生理想的深刻质疑,表面看似绝望,实际上却是对自我反思的深刻揭示,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深刻感悟。这首诗在严肃中透出哲理,展示了司马光深邃的思考与情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因思虑而失眠的烦恼,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对人生的反思与无奈,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渴望。
诗中“长年睡益少”的意思是?
A. 睡得很好
B. 睡眠时间减少
C. 常常做梦
D. 早睡早起
“苏秦六国印”中的苏秦是哪个历史时期的人物?
A. 汉朝
B. 战国
C. 唐朝
D. 宋朝
诗中提到的“百万终不成”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理想的追求
B. 对现实的无奈
C. 对未来的希望
D. 对过去的怀念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描绘了失眠与思念的情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忧虑,而司马光的《不寐》则更侧重于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