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5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53:41
灯晕冷,残梦忒零星。
秋水绿蓑江上笛,
杏花春雨驿边亭。
重话不堪听。
在冷清的灯光下,梦境已经变得支离破碎。
在秋季的河水旁,绿蓑衣的渔夫正吹着笛子,
驿站旁的亭子里,杏花在春雨中悄然绽放。
再多的话语我也难以忍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方恪(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与思考,展示出浓厚的乡土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江南水乡的美丽季节,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生活的感慨,透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过往的留恋。
此诗通过灯光、梦境、秋水、杏花等意象的交织,营造出一种宛若梦境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思与无奈。开头的“灯晕冷”使读者感受到一丝孤寂,仿佛在夜深人静时的独思。接着“残梦忒零星”则揭示了梦境的破碎与不堪,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惆怅。
“秋水绿蓑江上笛”的描写,生动展现了江南的美丽景色,渔夫在江中悠然自得地吹笛,似乎在与自然对话,赋予了这幅画面一种生动的气息。而“杏花春雨驿边亭”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春雨中的杏花让人感受到生机和希望,但同时也透出一丝淡淡的愁绪。
最后一句“重话不堪听”则回归到诗人的内心,表明对往事的无奈与厌倦,再多的言语也无法填补心中的空虚。这种情感的转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真切而深刻。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力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灯晕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秋水绿蓑江上笛”中的“绿蓑”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往事的态度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