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2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26:24
《哭补阙亡友綦毋学士》
王湾 〔唐代〕
明代资多士,儒林得异才。
书从金殿出,人向玉墀来。
词学张平子,风仪褚彦回。
崇仪希上德,近侍接元台。
曩契心期早,今游宴赏陪。
屡迁君擢桂,分尉我从梅。
忽遇乘轺客,云倾构厦材。
泣为洹水化,叹作泰山颓。
冀善初将慰,寻言半始猜。
位联情易感,交密痛难裁。
远日寒旌暗,长风古挽哀。
寰中无旧业,行处有新苔。
反哭魂犹寄,终丧子尚孩。
葬田门吏给,坟木路人栽。
遽泄悲成往,俄传宠令回。
玄经贻石室,朱绂耀泉台。
地古春长闭,天明夜不开。
登山一临哭,挥泪满蒿莱。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亡友綦毋学士的深切哀悼。诗中提到,明代有许多优秀的人才,儒家学者也得到了提升。书籍从金殿而出,学者们都向玉墅聚集。词学上有张平子,风范上有褚彦回。尊崇的仪态希望能得到上德的加持,近侍的地位接近元台。早年间的约定如今已成追忆,而现在的宴会只能陪伴。多次升迁的你才华出众,而我却如梅花般默默无闻。偶然遇到乘轺车的客人,仿佛有云倾斜着建筑的材料。泪水如洹水般流淌,心中叹息如泰山般沉重。希望能有好的话语来安慰,然而言语常常令人猜疑。地位相连,感情易生,而交情深厚则难以割舍。远方的寒旗暗淡,长风古道传来哀音。在这个世界上已无旧业,行走的地方却满是新苔。悲伤的哭泣仍在心中寄托,至今失去的仍如孩童般无辜。葬礼由田门的官吏安排,坟头的木材由路人栽种。悲痛的情感无法遏制,消息迅速传回。玄经遗留在石室,朱绂在泉台闪耀。地古春天常闭,天明夜晚却不再开启。登上高山一临,泪水如蒿莱般满溢。
作者介绍: 王湾,唐代诗人,生于公元9世纪,以其细腻的情感与清新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以抒情为主,擅长描绘自然与人情。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王湾失去好友綦毋学士后所作,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怀念和悲痛之情。在唐代文人之间,友情被视为极为重要的情感纽带,此诗在此背景下更具深意。
王湾的《哭补阙亡友綦毋学士》是一首典型的悼亡诗,体现了作者对亡友深切的怀念和无尽的哀思。全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结构严谨,情感真挚。开篇通过对明代优秀人才的回忆,勾勒出一个理想的学术氛围,呈现出对友人学识与德行的赞美。随着诗意的展开,作者的情感逐渐深化,从对友人的追忆,转向对离别的哀伤,直至最后的悲痛涌动。
“泣为洹水化,叹作泰山颓”一句,形象地将泪水与悲伤的沉重感结合在一起,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苦楚与失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回忆,将友谊与离别的主题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唐代文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死离别的深刻思考。结尾处的“挥泪满蒿莱”更是将悲伤推向高潮,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通过对亡友的怀念与哀痛,反映了唐代文人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生离死别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友人的无限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湾的《哭补阙亡友綦毋学士》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悲伤
C. 愤怒
诗中提到的“张平子”和“褚彦回”分别代表什么?
A. 朋友
B. 学者
C. 政客
“泣为洹水化,叹作泰山颓”这一句中“泰山”象征了什么?
A. 快乐
B. 重负
C. 轻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