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6:06: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6:55
巫女祷歌停。楚江烟水冥冥。桂旗兰棹转鲜明。飒然来下湘灵。远游何处寻踪迹。郁孤台畔风色。斜日杜鹃啼急。含情回望乡国。
巫女的祷告歌声已经停止,楚江上烟雾缭绕,水面朦胧。桂树的旗帜和兰花的船桨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明。微风荡漾,湘灵轻轻降临。远游的人啊,究竟何处才能找到你的踪影?在郁孤台的岸边,风景如画。斜阳下,杜鹃鸟急促地啼叫着。我含情回望故乡。
诗中提到的“巫女”、“湘灵”,均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有关,代表着对神灵的敬畏和对故乡的思念。“郁孤台”可能是指某个名胜古迹,寓意着诗人对美好景色的留恋。
汪东,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常带有哲理思考。
《河渎神 其一》创作于汪东游历期间,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流露出对神灵的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无奈与思索。
这首诗以楚江的水景作为背景,通过巫女的祷歌引入,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诗的开头用“巫女祷歌停”开启,给人一种静止的感觉,似乎时间在这一刻凝固。接着描绘了水烟缭绕的楚江,展现出一种朦胧的美感,仿佛让人置身于迷雾之中。桂旗和兰棹的鲜明对比,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远游何处寻踪迹”一句,折射出诗人对游子身份的思考与迷惘,表现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而最后的“含情回望乡国”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过去的怀念,情感真挚而又深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反映了对神灵的敬仰与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中提到的“巫女”指的是什么?
a) 祭祀的女巫
b) 战士
c) 画家
“楚江烟水冥冥”中的“冥冥”意指什么?
a) 明亮
b) 朦胧
c) 清晰
诗中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迷惘
c) 思乡
比较汪东的《河渎神》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但汪东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豪情。两者在意象的运用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