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3:48
河渎神 其二
丹殿俯嵯峨。
洞庭秋水湘娥。
深房鬼火暗青萝。
呜咽神弦自歌。
文木漆光丝缠腹,
蕉花影里婆娑。
只为相思美子,
灯前一敛双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洞庭湖景象,远处的丹殿高耸于巍峨的山岭上,湖水在秋日的映衬下显得宁静而深邃。诗人想象着深房中鬼火闪烁,青藤缠绕,似乎在诉说着某种幽幽的情感。神弦呜咽着自我吟唱,文木的漆光如丝般缠绕在心头,蕉花的影子在灯光下轻轻摇曳。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美子的浓厚思念,灯下的双眉微微皱起,满是愁苦。
作者介绍:毛奇龄,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活跃于清初,因其作品风格独特、情感真挚而受到后世赞誉。他的诗多涉及自然与人情,擅长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情感的深刻思考时期。其作品常融合个人经历与社会背景,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爱情、自然的感悟。
《河渎神 其二》是一首意蕴深远的古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在诗中,诗人通过“丹殿”与“嵯峨”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高远的意境,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而又美丽的境界。洞庭湖的秋水与湘娥的形象交织,赋予了诗歌一种柔美的情感。深房中的鬼火则象征着内心的迷茫与孤寂,诗人通过“呜咽神弦自歌”的描写,传达出一种隐秘而又深刻的情感,似乎在诉说着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失去的哀伤,尤其是最后一句“灯前一敛双蛾”,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美子深深的眷恋与无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紧密相连,使得整首诗既具视觉之美,又富有情感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失去的惆怅,思念与孤独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丹殿”象征什么?
“蕉花影里婆娑”描述了什么场景?
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基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对《河渎神 其二》的详细解析、鉴赏及相关学习材料,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