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7: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7:07
灵雨寺前溪
作者: 梁机 〔清代〕
山水含清姿,物色有显晦。
淙淙寺前云,流出春声内。
桥聚浪纹圆,岸摇花影碎。
人情重幽遐,意失当前会。
这首诗描写了灵雨寺前的溪水和周围的美丽景色。山水呈现出清新的姿态,事物的色彩有明亮和暗淡之分。溪水淙淙流淌,仿佛从云间流出春天的声音。桥上汇聚的浪纹如圆圈般美丽,岸边的花影在水中摇曳,显得破碎而迷离。人们对幽静和遥远的情感十分重视,但在此刻却失去了当下的交流与会合。
作者介绍:梁机,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在当时流传广泛,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梁机游览灵雨寺前的溪水时,正值春季,山水秀美,作者以此诗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思考,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与内心情感的追求。
《灵雨寺前溪》是一首富有自然美感与人文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灵雨寺前溪水的清澈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美。开头两句“山水含清姿,物色有显晦”,即以山水的清新姿态引入,暗示了自然的多元与变化。接下来的“淙淙寺前云,流出春声内”,则通过声音的描写,增强了画面的动感。溪水流淌的声音宛如春天的旋律,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桥聚浪纹圆,岸摇花影碎”描绘出桥与岸边的美丽景象,浪纹和花影交相辉映,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最后“两句”则转向人情,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内心情感的失落,表现出一种对当下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整首诗在描写中有着浓厚的哲理性,既表现了自然的美,又映射出人心的幽远与孤寂,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灵雨寺前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情的思考,反映了人们在美好自然中对生活的感悟和内心的迷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山水含清姿”表达什么意思?
“淙淙寺前云,流出春声内”中的“春声”指的是什么?
诗人在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