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4:54
乍鸣琴蕉石,定香度,韵愔愔。看欢喜岩高,净慈树古,翡翠开屏。穿云。金轮句就,未中秋先有撞钟人。空谷迟迟暮响,游人落落晨星。西城。续报鼍更。鸥梦峭,马蹄轻。杂山容水态,扉烟染紫,桥浪翻银。飘灯。客船夜半,比寒山得句几诗存。可是僧敲饭后,休疑路入山阴。
初听琴声从石缝中传出,香气在空气中弥漫,音韵悠扬。看那岩石高耸,古老的慈树静谧,翡翠般的屏风在云中穿梭。金色的时光已至,未到中秋就已有人敲钟。空谷里余音袅袅,游人如星般散落。西城的钟声再次响起。鸥鸟在梦中飞翔,马蹄声轻盈。杂山映衬着水的姿态,烟雾染紫了山门,桥上的浪花翻动如银。灯光摇曳,夜半的客船,寒山之中有几首诗留下。可等到僧人敲打饭后,别再怀疑要走向的山阴小路。
作者介绍:杨玉衔(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社会环境较为安定,文人雅士往往游览山水,吟咏作诗,表达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
《木兰花慢 其二 南屏晚钟》展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诗中通过琴声、钟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初听琴声之时,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香气四溢,音韵悠扬,令人陶醉。接着,诗人描绘了高耸的岩石与古老的树木,表现出大自然的静谧与永恒。
诗中“未中秋先有撞钟人”的描写,传递出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空谷中的钟声,似乎是在诉说着游人们离去与归来的心情。最后,诗人以“可是僧敲饭后,休疑路入山阴”作结,体现出一种对自然与内心的归属感,仿佛暗示着人生的归宿与安宁。整首诗通过精妙的意象、音韵的和谐,传达出深邃的哲理和对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乍鸣”指的是什么?
“游人落落晨星”中的“落落”意指:
诗中提到的“钟声”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木兰花慢 其二 南屏晚钟》的意蕴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