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1:21
木兰花慢
作者:袁寒篁 〔清代〕
怅人生如寄,禁几度,暮秋天。
看黄菊丹枫,白蘋红蓼,斗媚争妍。
江郎祗馀恨赋,对荒原拱木惨无言。
判取愁埋死后,那堪恨积生前。
冰轮常缺亦常圆。千古总依然。
叹古往今来,勋名竹帛,断梦飞烟。
临风那堪惋吊,只湖山面目似当年。
空外宾鸿作字,分明写出愁篇。
人生如同寄居,已然几度秋天来临。
看那黄菊和红枫,白蘋和红蓼,争相斗艳。
江郎才尽,只剩下对荒原的无言恨意。
想要将愁埋葬于死后,怎能忍受生前的积怨。
月亮常常圆缺,千古事物依然如故。
叹古往今来,功勋名声如竹帛般浮沉,梦断如飞烟。
面对风景,怎能不感慨,只湖山的面貌如同往年。
远空中鸿雁书写,清晰地表达出我的愁苦。
作者介绍:袁寒篁(1640-1715),清代诗人,字维桢,号寒篁,江苏人。袁寒篁以词见长,风格清新,擅长抒发个人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对自然的描绘与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之际,士人对人生、历史和自我的思索愈加深入。袁寒篁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历史留名的无奈。
《木兰花慢》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引发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怅人生如寄”引入,将人生的短暂与秋天的萧瑟结合起来,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出秋天的美丽与生命的脆弱,黄菊、丹枫、白蘋、红蓼的斗艳,既是自然的生命力,也是对逝去光阴的惋惜。
“江郎祗馀恨赋”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创作才能的感慨,仿佛对荒原的无言感到无奈与凄凉。此时,生前的积怨与死后的沉寂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不满与对未来的迷茫。最后,诗人以“空外宾鸿作字”结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索与无尽愁绪,鸿雁书写的愁篇,既是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人生无常的叹息。
整首词情感细腻,意象丰富,通过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的结合,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与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怅人生如寄,禁几度,暮秋天。
看黄菊丹枫,白蘋红蓼,斗媚争妍。
江郎祗馀恨赋,对荒原拱木惨无言。
判取愁埋死后,那堪恨积生前。
冰轮常缺亦常圆。千古总依然。
叹古往今来,勋名竹帛,断梦飞烟。
临风那堪惋吊,只湖山面目似当年。
空外宾鸿作字,分明写出愁篇。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出对生命的珍惜与对过往的惋惜,表达出一种深沉的忧伤与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怅人生如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江郎”指的是?
“冰轮常缺亦常圆”一句反映了什么主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