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6:3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6:36:40
梵宫岑蔚处,齐梁树犹绿。
餐胜常如新,逢景不嫌熟。
西原泉石佳,一赏亦云足。
空潭已非昔,亭外鞓红簇。
车马为喧阗,焉能媚幽独。
人夸富贵花,我爱萧疏竹。
在高耸入云的梵宫旁,齐梁的古树依然青翠。
尽管美食常有新意,遇到美景时也不觉得厌倦。
西原的泉水和山石都极为美好,偶尔欣赏一番也足以令人满足。
空潭的景色已经不如从前,亭外的红花竞相盛开。
车马嘈杂的喧闹,如何能媚惑那幽静的独处?
人们赞美富贵的花朵,我却钟情于清淡的竹子。
邵渊耀,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表现个人情怀与哲思。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士人追求隐逸与自然之美的风潮。诗人在兴福寺游玩时,感受到寺庙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发出对繁华与简淡的思考。
这首《兴福寺》通过描绘寺庙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幽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世俗的淡漠。首联“梵宫岑蔚处,齐梁树犹绿”描绘了寺庙的高大与苍翠,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接下来的“餐胜常如新,逢景不嫌熟”则表现了诗人对美食与美景的珍视,展现出一种细腻的生活态度。
中间的“西原泉石佳,一赏亦云足”突出了自然景观的美妙,使人心满意足。而“空潭已非昔,亭外鞓红簇”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景色的变化,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最后,诗人以“车马为喧阗,焉能媚幽独”表达了对喧嚣世界的厌倦和对静谧环境的向往,形成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内心宁静的追求,表达了对简约生活的赞美。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繁华世俗的反思,以及对幽静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理念。
诗中提到的“梵宫”指的是什么?
诗人更喜欢哪种植物?
“车马为喧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