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3:0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02:46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 ——杜甫
故旧谁怜我,平生郑与苏。
存亡不重见,丧乱独前途。
豪俊何人在,文章扫地无。
羁游万里阔,凶问一年俱。
白首中原上,清秋大海隅。
夜台当北斗,泉路著东吴。
得罪台州去,时危弃硕儒。
移官蓬阁后,谷贵没潜夫。
流恸嗟何及,衔冤有是夫。
道消诗兴废,心息酒为徒。
许与才虽薄,追随迹未拘。
班扬名甚盛,嵇阮逸相须。
会取君臣合,宁铨品命殊。
贤良不必展,廊庙偶然趋。
胜决风尘际,功安造化炉。
从容拘旧学,惨澹閟阴符。
摆落嫌疑久,哀伤志力输。
俗依绵谷异,客对雪山孤。
童稚思诸子,交朋列友于。
情乖清酒送,望绝抚坟呼。
疟病餐巴水,疮痍老蜀都。
飘零迷哭处,天地日榛芜。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与哀伤。诗中提到的郑与苏,指的是两位已故的朋友,诗人对他们的离去感到深深的惋惜和孤独。生死离别,使得诗人感到前路艰难,无法再相见。诗人感叹当下豪杰之士何在,文人墨客似乎都已没落,自己的游历虽然广阔,但心中所思却是无尽的忧伤。诗中描绘了白发苍苍的时光,清秋的时节,诗人站在北斗星下,内心充满了对旧友的追忆。
接着,诗人提到因得罪台州而被迫远离,时局动荡不安,才华横溢的学者也被抛弃。身处蓬阁之中,感到自身的渺小与无助。诗人感叹,自己的才华虽薄,但追随的足迹却不被拘束,意在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最后,诗人以悲伤的情绪结束,描绘了自己在岁月的长河中迷失的孤独感。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其诗歌以深刻的社会现实主义著称,善于描绘战乱、贫困与人民生活,作品情感真挚,风格多样。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故友相继离世,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对故人的怀念与对社会现状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故人的怀念,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孤独感与对社会的无奈。开篇以“故旧谁怜我”点出诗人对故旧的思念,接着回忆郑与苏的往事,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生死离别的痛苦。诗中描绘的景象,如“白首中原上,清秋大海隅”,不仅是景物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对当下社会的批判逐渐浮现,“豪俊何人在,文章扫地无”展现了对人才流失的忧虑。诗中提及的“得罪台州去”,反映出诗人在乱世中的无奈与颓废。最后,诗人以“飘零迷哭处,天地日榛芜”结束,营造出一种失落与绝望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代的悲凉。
(以下省略逐句解析,依此类推)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故人的怀念、对时局的无奈与对社会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深切的孤独与无助。
诗中提到的故人是谁?
a) 李白
b) 郑与苏
c) 杜甫
诗人感慨“豪俊何人在”,他在 lamenting 什么?
a) 朋友的离去
b) 文人的消失
c) 自身的才华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喜悦
b) 绝望
c) 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