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9:5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9:52:22
斗州只解寄鹅毛,鼎肉何曾馈百牢。
驱使木奴供露颗,催科郭索献霜螯。
乡封万户只名醉,天作一丘都是糟。
却被新诗太清绝,唤将雪虐更风饕。
斗州只懂得用鹅毛寄送消息,鼎肉又何曾馈赠百牢之丰?
驱使木奴供应露水的珠颗,催促郭索献上霜蟹的螯。
故乡的封地万户只得醉名,天所造的一丘全是糟糠。
却因新诗过于清绝,唤来雪虐更添饕餮。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著名诗人,以山水诗和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生活琐事为题材,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和人们对日常生活的思考。诗中有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同时也有对当时文人的诗歌创作的自省和批评。
杨万里的《以糟蟹洞庭甘送丁端叔》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诗的开头通过斗州的寄信和鼎肉的馈赠,暗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与疏远。接着,诗人以木奴和露颗的描写,展示了自然与人造物之间的对比,突显出生活的朴素与高雅的生活方式的矛盾。
在后半段,诗人以“乡封万户只名醉”表达了对名利的嘲讽,认为即使拥有万户的封地,也只是醉生梦死,缺乏实质意义。而“天作一丘都是糟”则以讽刺的口吻,指出了自然的真实面貌,强调了生活的艰辛。
最后,诗人对新诗的清绝产生了反思,认为这样的作品虽然高雅,却可能带来对生活的逃避和对现实的漠视。整首诗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现象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深刻的思考与批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日常生活与社会现象的观察,表达了对名利的批判和对新诗的反思,揭示了生活的真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斗州只解寄鹅毛”中的“斗州”指的是:
A. 一个地方
B. 一种食物
C. 一种动物
D. 一种植物
诗中提到的“鼎肉”象征:
A. 奢华的生活
B. 朴实的饮食
C. 乡土的情感
D. 诗歌的清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