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5:5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5:54:00
插羽惊传赤白囊,胡行如鬼尚跳梁。
颇闻庙算无遗策,但遣封人谨豫防。
送死定知天悔祸,追奔宁使汝争彊。
将军剩有封侯印,尽扫无令一镞亡。
这首诗描述了边境的紧急情势和将领们的责任。耳闻消息,传来敌人的动向,令人惊恐;胡人如同鬼怪般地四处游动,令人心生不安。不少人都曾听闻庙中的计策未曾遗漏,但只希望被派往边防的官员能够谨慎防备。对于死亡之事,天命是否会后悔可知,而追赶敌人也不应让你们争强好胜。将军手中仍有封侯的印章,必须尽全力防止任何一支箭矢的丢失。
叶梦得(1077年-1148年),字子美,号香山,南宋时期的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多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感。
该诗写于北宋时期,正值国家面临外敌威胁之际,叶梦得作为官员,深感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因而写下此诗以表达对边境将领的期望与警惕。
这首诗通过紧凑的结构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边境战争的紧张氛围。开头两句便以“插羽惊传”引出敌情的急迫,传递的消息如同惊雷般震撼人心,令人感到不安。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胡行如鬼”的比喻,强调敌人的狡猾和不易捕捉,营造出一种恐怖的气氛。
诗中提到的“庙算无遗策”则显示了对国家战略的信心,但同时也流露出对实际执行的担忧,反映出诗人对将领们能力的期待。最后几句则强调将军的责任与使命,要求他们必须尽全力保卫国家,绝不允许任何失误。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贯穿整首诗,使人感受到诗人对国家的深沉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士兵和将领的鼓励与期望,展现了叶梦得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与责任感,具有很强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整首诗以边防为背景,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和对将领的寄予厚望,强调了责任、警惕与勇气的重要性,反映出一种爱国情怀和对战争的深刻思考。
这些意象不仅仅是字面的意义,也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于国家、战争与责任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当时社会对官员的期待。
选择题:诗中提到“胡行如鬼”,这是形容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将军剩有__印”,填入合适的词语。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将领们能力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