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1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16:46
立秋二首 其二
作者: 叶梦得
萧关陇水隔天区,
壮士何人是破奴。
一日顿传三节度,
十年空斗五单于。
坐谈激烈心犹在,
疲俗彫残喘未苏。
安得仓箱盈百万,
少令天下足军储。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的萧条与壮士的豪情。诗人感慨,关陇的水将两地隔断,壮士们又有谁能打破这种困境。一次性传达了三节度的命令,十年来与五个单于的战争却毫无结果。即使在座谈中讨论时,心中的激烈情感依然存在,但现实的疲惫和社会的残破让人难以振作。诗人希望能够积累百万的军储,以便让天下的军队都能充足。
叶梦得(1077-1138),字子华,号静斋,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风以豪放和深刻见长,作品多反映当时的政治、军事及社会现象。
该诗创作于北宋末年,时局动荡,边疆频繁受到外敌侵扰。诗人通过描绘壮士的豪情与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立秋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豪情与悲怆的诗作。诗的开头通过“萧关陇水隔天区”一句,立刻勾勒出边疆的萧条与孤立,令读者感受到一种压迫感。接着,诗人通过“壮士何人是破奴”发问,表达对英雄豪杰的渴望与无奈,似乎在呼唤那些能够打破现状的勇士。
“一日顿传三节度,十年空斗五单于”这两句则呈现了军令的急迫与长久的战争无果,体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人坐谈时的激烈心情又与社会的疲惫交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两句“安得仓箱盈百万,少令天下足军储”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与对现状的不满。他渴望能有充足的粮草和物资,以应对外敌的威胁,显示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首诗通过悲壮的情感与深刻的历史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边疆现状的描绘与对国家未来的期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责任感。
诗中提到的“壮士”指的是谁?
a) 英雄
b) 军队
c) 平民
d) 文人
诗中“安得仓箱盈百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a) 个人财富
b) 国家军储充足
c) 社会和谐
d) 边疆安全
诗中提到的“五单于”主要指的是哪个民族的部落?
a) 汉
b) 匈奴
c) 满族
d) 蒙古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国家与民族的深切关怀。杜甫更多地着眼于个人的困境与思乡之情,而叶梦得则以壮士与军储为主题,强调国家的安危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