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5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56:40
汨汨避群盗,悠悠经十年。
不成向南国,复作游西川。
物役水虚照,魂伤山寂然。
我生无倚著,尽室畏途边。
我在流亡中不断避开盗贼,已经过了十年。
无法再向南方的国家前进,只好再次游历西川。
岁月的流逝和水面上的映照,让我感到无奈,
而我的心灵在这寂静的山中受到了伤害。
我的一生没有依靠,家中每个人都对路途感到恐惧。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杜甫的诗歌以其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著称,作品内容广泛,涉及政治、军事、家庭、自然等多个方面。他经历了安史之乱,生活境遇艰辛,诗中常流露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这首诗写于杜甫流亡的时期,他因战乱与盗贼不断迁徙,生活艰难。诗中表达了他对流亡生活的无奈和心灵的痛苦,以及对家庭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杜甫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他在动荡年代的生活。开篇以“汨汨避群盗”引入,生动地展示了他为了生存而不得不面对的艰难环境。这种生存的压力使得时间在他心中显得格外沉重,十年的流亡生活如同“悠悠”的流水,漫长而无尽。杜甫在诗中提到“南国”和“西川”,不仅是地理上的指向,更是对故乡的眷恋与思念。对于“物役水虚照”的描写,体现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物质的束缚与精神的空虚交织在一起,使得人们在困境中感到心灵的伤痛。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现了杜甫在逆境中对生活的反思和对命运的无奈。他的诗歌不仅是个人的情感宣泄,更是一种对时代的深刻批判。通过这一首诗,读者能感受到那种在战乱中挣扎求生的强烈情感,真正体会到杜甫作为“诗圣”的深邃与力量。
诗歌通过描绘流亡生活的艰辛与孤独,反映了杜甫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关怀与忧虑。整首诗情感深邃,充满了对生存状态的深刻思考。
杜甫在诗中提到的“南国”主要指哪个地区?
A. 北方
B. 西方
C. 南方
D. 东方
诗中“汨汨”一词的意思是?
A. 流动的声音
B. 安静的状态
C. 伤心的情绪
D. 快乐的歌声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未来的态度是?
A. 乐观
B. 无奈
C. 自信
D. 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