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1:09
春夜峡州田侍御长史津亭留宴(得筵字)
作者:杜甫
北斗三更席,西江万里船。
杖藜登水榭,挥翰宿春天。
白发烦多酒,明星惜此筵。
始知云雨峡,忽尽下牢边。
在春夜的峡州,我与田侍御长史在津亭共宴,北斗星在半夜的天空中,西江的船只在万里之外漂流。
我拄着拐杖登上水边的凉亭,挥笔书写着诗篇,享受着这美好的春天。
我白发苍苍,内心因饮酒而烦忧,夜空中的明星也为这筵席感到惋惜。
这时才明白,云雾缭绕的峡谷,瞬间就让我想起了那个牢边的地方。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以关心民生、抒发忧国忧民之情而著称,被誉为“诗圣”。他的生活经历丰富,曾历经唐代的盛世与衰乱,深刻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苦难。
本诗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民生困苦。诗人常常寄情于山水,借宴席之乐抒发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春夜峡州田侍御长史津亭留宴》是杜甫在春夜与友人共饮时所作,诗中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开头两句描绘了清冷的夜空和远方的船只,展现出一种孤独而广阔的意境。北斗星在夜空中闪烁,给人以指引的感觉,但同时也暗示着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杖藜登水榭,挥翰宿春天”一句,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一面,尽管他已白发苍苍,却仍然热爱生活,愿意在春天的美好时光中写诗作画。然而,接下来的“白发烦多酒,明星惜此筵”则将诗人的心境转向了忧伤,白发和酒的意象结合,象征着他对过往岁月的惋惜与无奈。星星的惋惜则暗示着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最后两句“始知云雨峡,忽尽下牢边”则是诗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云雨的变化象征着人生的无常,而“牢边”则暗示着自由的失去,诗人在这里将个人的欢乐与社会的苦难相结合,表现出诗人深厚的社会责任感。
本诗通过对宴席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经历了人生苦难后对自由与快乐的珍惜,体现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诗中“北斗”指代什么?
“杖藜”意指什么?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