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57: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57:11
异县昔同游,各云厌转蓬。
别离已五年,尚在行李中。
戎马日衰息,乘舆安九重。
有才何栖栖,将老委所穷。
为郎未为贱,其奈疾病攻。
子何面黧黑,不得豁心胸。
巴蜀倦剽掠,下愚成土风。
幽蓟已削平,荒徼尚弯弓。
斯人脱身来,岂非吾道东。
乾坤虽宽大,所适装囊空。
肉食哂菜色,少壮欺老翁。
况乃主客间,古来逼侧同。
君今下荆扬,独帆如飞鸿。
二州豪侠场,人马皆自雄。
一请甘饥寒,再请甘养蒙。
在异乡的日子里,我们曾经同游,但现在都厌倦了漂泊的生活。离别已经五年,至今还在行李中怀念往事。戎马之事逐渐平息,车骑安静于朝廷之中。拥有才华却无处施展,年老却无所依托。你为何面色黝黑,心中难以开怀?巴蜀的战乱已经厌倦,愚蠢之风已成土俗。幽州和蓟州已被征服,荒凉的边疆依旧弯弓待发。此人若能脱身而来,岂不是我向东而行的正道?天地虽宽广,所装的囊中却是空空。肉食者轻视素食之人,年轻人欺压老者。更何况在主客之间,自古以来都是相互逼迫。你如今下到荆扬,独自一帆如飞鸿。两州的豪杰场面,骑马的人都气宇轩昂。一请就愿意忍受饥寒,再请就愿意接受教育。
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苦闷,风格深沉、沉郁。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杜甫与友人苏四徯分别五年后,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局的感慨。诗中反映了杜甫对社会动荡和个人处境的深刻思考。
《赠苏四徯》是一首富有深意的诗,表面上是对友人的叙述,实际上蕴含着杜甫对人生、社会和自我的思考。开头两句以“异县”引入,讲述与友人曾经的游历,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时光流逝的惆怅。诗中的“别离已五年,尚在行李中”,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也流露出杜甫对生活不如意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展现了杜甫的心路历程。“戎马日衰息”写出了时代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无奈,尤其是“有才何栖栖”一句,深刻揭示了才华与命运之间的矛盾。杜甫在诗中也提到社会风气的沦丧,尤其是“巴蜀倦剽掠,下愚成土风”,表现了对战乱与民生困苦的深切关注。
最后,诗的结尾部分,杜甫以对友人的期盼为主线,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对理想的追求,纵使现实艰难,但依然向往着更美好的生活。这种情感的波动让整首诗充满了力量与人性之美,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杜甫对友人的思念,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他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也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诗词测试:
杜甫在诗中提到的“转蓬”是指什么?
“戎马日衰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巴蜀倦剽掠”反映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