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素馨花》

时间: 2025-04-26 06:29:46

诗句

妙香真色得之天,羞御铅华学女妍。

只向温柔乡里活,怕寒不许上林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9:46

原文展示

素馨花
作者: 郑域 〔宋代〕

妙香真色得之天,
羞御铅华学女妍。
只向温柔乡里活,
怕寒不许上林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素馨花的天然香气和纯洁色泽,仿佛是天赐的美丽。它不仅与华丽的装饰相对立,更显得羞怯而内敛,仿佛不愿意追随那些浓妆艳抹的女子。素馨花只愿在温柔的环境中生存,害怕寒冷的气候使它不得不去繁华的林间传播。

注释

字词注释

  • 妙香:美妙的香气。
  • 真色:天然的色泽。
  • 羞御铅华:羞于用铅华(化妆品)来装饰自己。
  • 温柔乡:指温暖而柔和的环境。
  • 寒不许:因为寒冷而不允许。
  • 上林:指繁华的树林,通常是指美丽的地方。

典故解析
“温柔乡”常被用来形容温暖和柔和的环境,与人的内心情感相关;“上林”则可以引申为美丽的事物或者繁华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域,宋代诗人,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常以植物和自然景物为题材,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风气逐渐向繁华奢靡发展之时。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描绘素馨花的清雅和内敛,表达了对自然与纯真的向往。

诗歌鉴赏

郑域的《素馨花》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界中素馨花的独特之美,展现了诗人对花朵的热爱与对人情世故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妙香真色得之天”一句,强调了素馨花的自然之美,仿佛在说:真正的美丽不需要华丽的装饰,而是源于内心的纯净。接下来的“羞御铅华学女妍”,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认为过分的修饰只是掩盖了真实的自我,并不能带来真正的美。最后两句“只向温柔乡里活,怕寒不许上林传”,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环境的选择与对清新生活的渴望,素馨花宁愿在温暖的环境中静静绽放,也不愿意在寒冷中追寻繁华。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花的美丽,更深刻地探讨了社会风气与个人选择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一种对纯真与自然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妙香真色得之天:素馨花的香气与色彩都是上天所赐,强调其天然之美。
  • 羞御铅华学女妍:素馨花羞于使用铅华(化妆品)来装扮自己,反映出一种对世俗美的拒绝。
  • 只向温柔乡里活:它只希望在温暖柔和的环境中生活,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与宁静的向往。
  • 怕寒不许上林传:因为害怕寒冷,而不愿意去繁华的林中传播,暗示着对生存环境的选择。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通过对素馨花的描绘与世俗华丽的对比,突显了其独特的美。另一个修辞手法是拟人化,赋予了素馨花情感,使其显得更加生动和真实。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提倡自然与真实的美,反对世俗的浮华与虚假,表达了对纯洁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素馨花:象征着自然、纯真与真实的美。
  • :象征着困境与挑战,暗示对生存环境的选择。
  • 温柔乡:象征着理想的生活环境,代表着宁静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素馨花》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郑域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铅华”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美
    B. 化妆品
    C. 书法
    D. 诗歌

  3. 诗中“只向温柔乡里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繁华的向往
    B.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C. 对权利的渴求
    D. 对金钱的追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郑域的《素馨花》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郑域更侧重于对纯真自然的坚持,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贺新郎 其二 贺荔裳纳姬举子 贺新郎·绿长阶蓂九 贺新郎四首 其三 贺新郎 读汉书李陵传七用前韵 贺新郎 电止对烛 贺新郎 萧山任千之成进士归里作此词以赠之 贺新郎 赋待肖健 其二 贺新郎·西子相思切 贺新郎五十八首 其十八 贺新郎·多少龙头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耒字旁的字 尽如人意 罪戾 十夫客 貝字旁的字 不近道理 远代 在他檐下过,不敢不低头 足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郢唱 四点底的字 日薄虞渊 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怪雨盲风 古貌古心 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