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3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0:53
妾薄命二首
作者:陈师道
主家十二楼,一身当三千。
古来妾薄命,事主不尽年。
起舞为主寿,相送南阳阡。
忍著主衣裳,为人作春妍。
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死者恐无知,妾身长自怜。
这首诗的意思是:主人的家中有十二层楼,我一个妾侍却承受着三千的孤独与忧愁。自古以来,妾侍的命运就薄弱,伺候主人往往不能过完一生。我为主人跳舞祝寿,陪送他到南阳的小路上。忍受着穿着主人的衣裳,为他做春天的妍丽装扮。我的歌声要响彻天空,我的泪水要流淌入泉中。死去的人恐怕无法了解,只有我自己长久地自怜。
“古来妾薄命”这一句反映了历史上妾侍的悲惨命运,许多古代文人都对此有过深刻的描绘和探讨。南阳阡可能与古代南阳的文化背景有关,暗示着诗人对别离的感慨。
陈师道(约1042-1102),字希真,号懋庵,宋代诗人、文学家,以其清丽婉约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常常反映女性的悲惨命运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此诗创作于宋代,社会对妾侍的地位有着深刻的反映,诗人通过自己的视角展示了妾的无奈和悲哀,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同情与思考。
《妾薄命二首》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和情感的真挚流露,展现了古代妾侍的悲惨命运。首句以“主家十二楼”开篇,立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富丽堂皇的环境,但随即转折为“我身当三千”,表明妾侍的孤独与渺小,形成鲜明对比。
诗中用“起舞为主寿”的行为,体现了妾侍对主人的忠诚与牺牲,但也暗含了她的无奈与苦楚。再到“相送南阳阡”,将送别的意境与离愁传达得恰如其分,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言说的悲伤。最后两句“死者恐无知,妾身长自怜”,不仅强调了妾侍的孤独感与自怜情绪,也揭示了人们在生死面前的无奈与无知,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清新,表面是对妾侍命运的叹息,实则是对社会的深刻反思,表现出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关切和同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妾侍的悲惨命运和内心的无奈,深刻揭示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传达出对女性命运的同情与关注。
选择题:诗中“主家十二楼”中“主家”指的是哪个?
填空题:诗中“古来妾薄命”表达了对妾侍命运的__。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南阳阡”象征着送别的悲伤。(对/错)
陈师道与李清照的作品:同为表达女性命运,但陈师道的诗更侧重于悲惨的现实,而李清照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内心世界的描绘。
以上是对《妾薄命二首》的详细解析和相关学习资料,希望对你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