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4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43:06
滞留嗟是役,艰险笑吾生。
此去和风顺,朝来虔贼平。
湖山争喜气,雁鹜送欢声。
千里前塘路,应知客念轻。
这场战争让我滞留在此,不禁感叹艰险的生活虽然苦,但我依然笑着面对。如今和风送爽,听闻虔贼已被平定。湖光山色中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雁和鸭在空中欢快地鸣叫。千里之外的塘路,我想你应该知道我此刻的心情是轻松愉快的。
此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虔贼”指代的可能是当时社会动乱中的敌军,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安定的渴望。
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时局和个人生活的思考,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此诗创作于战乱时期,作者经历了动荡的岁月,诗中透露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战争的反思。
王之道的《和子远官牌夹口韵是日闻官军破虔贼》是一首饱含感慨与希望的诗作。诗的开头,作者以“滞留嗟是役”引入,表达了因战争而滞留的无奈与感伤。紧接着,诗人用“艰险笑吾生”来反映即使身处艰难环境,仍然保持乐观的态度,说明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豁达。
接下来的两句“此去和风顺,朝来虔贼平”则展现了战争的结束带来的喜悦,诗人在此处以“和风顺”象征着未来的安宁,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湖山之间的“喜气”与“欢声”更是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在这时的欢快景象,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
最后一句“千里前塘路,应知客念轻”则是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安慰,表明虽千里之外,但内心的愉悦与轻松依然存在,表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在描绘战争带来的苦痛的同时,又展现了战争结束后的希望与宁静,情感层次丰富,意象生动,充分体现了王之道的诗人风范。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和平的渴望,同时展现出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强调在艰难中仍能保持乐观,最终迎来和平的美好期待。
诗中提到的“虔贼”指的是什么?
诗中的“湖山争喜气”强调了怎样的情感?
“千里前塘路,应知客念轻”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战争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杜甫更倾向于沉重的忧虑与深刻的历史感,而王之道则体现出乐观与轻松的情绪。
以上是对《和子远官牌夹口韵是日闻官军破虔贼》的详细解析与学习内容,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