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约致明入开善不至二首》

时间: 2025-05-02 03:01:31

诗句

偶临沙岸立多时,淡淡烟村日向低。

幽事挽人归不得,一枝梅影浸澄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1:31

原文展示:

偶临沙岸立多时,淡淡烟村日向低。幽事挽人归不得,一枝梅影浸澄溪。

白话文翻译:

我偶然来到沙岸边站立了很久,淡淡的炊烟和村庄中太阳渐渐西沉。有些幽静的事情让人舍不得离开,一枝梅花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

注释:

  • 偶临:偶然来到。
  • 沙岸:沙滩边的岸。
  • 淡淡烟村:形容村庄炊烟袅袅,景象宁静。
  • 日向低:太阳渐渐西沉。
  • 幽事:指那些幽静、引人入胜的事物。
  • 挽人归不得:让人舍不得离开。
  • 梅影:梅花的影子。
  • 浸澄溪: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1101-1147),字彦冲,号屏山,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傍晚时分,偶然来到沙岸边,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感叹自然之美,不愿离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沙岸边偶然停留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幽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傍晚图景。首句“偶临沙岸立多时”,表达了作者偶然来到沙岸边的情景,而“淡淡烟村日向低”则进一步描绘了夕阳西下时村庄的宁静景象。后两句“幽事挽人归不得,一枝梅影浸澄溪”则通过梅花的影子和清澈的溪水,表达了作者对这片景色的留恋和不舍。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幽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刻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偶临沙岸立多时”,表达了作者偶然来到沙岸边的情景,通过“立多时”暗示了作者对这片景色的留恋。
  • 第二句“淡淡烟村日向低”,描绘了夕阳西下时村庄的宁静景象,通过“淡淡”和“日向低”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
  • 第三句“幽事挽人归不得”,通过“幽事”和“挽人归不得”表达了作者对这片景色的留恋和不舍。
  • 第四句“一枝梅影浸澄溪”,通过梅花的影子和清澈的溪水,进一步强化了作者对这片景色的留恋和不舍。

修辞手法:

  • 拟人:“幽事挽人归不得”中的“挽”字,赋予了“幽事”以人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这片景色的留恋。
  • 意象:通过“淡淡烟村”、“日向低”、“梅影”和“澄溪”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幽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意象分析:

  • 淡淡烟村:描绘了村庄炊烟袅袅的宁静景象。
  • 日向低: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温馨氛围。
  • 梅影:通过梅花的影子,表达了作者对这片景色的留恋。
  • 澄溪:通过清澈的溪水,进一步强化了作者对这片景色的留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刘子翚 B. 苏轼 C. 杜甫 D.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幽事”指的是什么? A. 幽静的事物 B. 幽暗的事物 C. 幽深的事物 D. 幽雅的事物

  3. 诗中的“梅影”指的是什么? A. 梅花的影子 B. 梅花的香气 C. 梅花的形状 D. 梅花的颜色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幽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刘子翚的《约致明入开善不至二首》与苏轼的《题西林壁》:两首诗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但刘子翚的诗更注重表达对幽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刘子翚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词的详细解读,有助于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偈二十七首 其八 偈二十七首 其七 偈二十七首 其六 偈二十七首 其五 偈二十七首 其四 偈二十七首 其三 偈二十七首 其二 偈二十七首 其一 朱槿花 送化士分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鉴赏 衣字旁的字 送敬 惺憁 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八字旁的字 包字头的字 狮子搏象兔,皆用全力 覆瓿之用 颐养 图开头的成语 仅此而已 骄黠 轻若鸿毛 乙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 包含黄的词语有哪些 积甲山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