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子进子仪过予山居子进有诗次韵呈子进兄弟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2 19:32:47

诗句

蓬麻成蔽蔚,邻曲断经过。

茶供同桑苧,香闻共补陀。

寒蒲空有节,古井久无波。

尚病留馀习,诗成索细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32:47

原文展示:

子进子仪过予山居子进有诗次韵呈子进兄弟二首 其一 赵蕃 〔宋代〕 蓬麻成蔽蔚,邻曲断经过。 茶供同桑苧,香闻共补陀。 寒蒲空有节,古井久无波。 尚病留馀习,诗成索细哦。

白话文翻译:

蓬麻丛生,遮蔽了视野,邻居们很少来往。 我们以茶为供,如同桑苧翁那样清雅,香气四溢,共同祈愿如同补陀山般宁静。 寒蒲虽有节,却空无一物,古井早已不再泛起波澜。 我仍留有病痛的余习,诗成之后,细细品味。

注释:

字词注释:

  • 蓬麻:指蓬草和麻,这里比喻杂草丛生。
  • 蔽蔚:遮蔽,茂盛。
  • 邻曲:邻居。
  • 桑苧:指桑苧翁,古代隐士,这里比喻清雅的生活。
  • 补陀:指补陀山,即普陀山,佛教圣地,这里比喻宁静的境界。
  • 寒蒲:指蒲草,常用于比喻清贫或孤高。
  • 古井:比喻陈旧无变化的事物。
  • 馀习:残留的习惯或病痛。
  • 索细哦:细细品味。

典故解析:

  • 桑苧翁:指唐代隐士陆羽,著有《茶经》,被尊为茶圣。
  • 补陀山:即普陀山,佛教圣地,观音菩萨的道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山水田园,表达隐逸之情。这首诗是他在山居时,接待朋友子进和子仪后所作,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山居时,接待朋友子进和子仪后所作。诗中描绘了山居的清静和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同时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居的清静和与友人的交往,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中“蓬麻成蔽蔚,邻曲断经过”描绘了山居的幽静,远离尘嚣。“茶供同桑苧,香闻共补陀”则展现了诗人清雅的生活态度和对宁静境界的追求。“寒蒲空有节,古井久无波”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孤高和世事的变迁。最后两句“尚病留馀习,诗成索细哦”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认真态度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超然的心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蓬麻成蔽蔚,邻曲断经过”:描绘山居的幽静,蓬麻丛生,遮蔽了视野,邻居们很少来往。
  • “茶供同桑苧,香闻共补陀”:以茶为供,如同桑苧翁那样清雅,香气四溢,共同祈愿如同补陀山般宁静。
  • “寒蒲空有节,古井久无波”:寒蒲虽有节,却空无一物,古井早已不再泛起波澜,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孤高和世事的变迁。
  • “尚病留馀习,诗成索细哦”:诗人仍留有病痛的余习,诗成之后,细细品味,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认真态度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茶供同桑苧”将茶供比作桑苧翁的清雅生活,“香闻共补陀”将香气比作补陀山的宁静。
  • 拟人:如“古井久无波”将古井拟人化,形容其陈旧无变化。
  • 对仗:如“蓬麻成蔽蔚,邻曲断经过”中的“成蔽蔚”与“断经过”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人通过描绘山居的清静和与友人的交往,展现了自己高洁的情操和超然的心境,同时也表达了对宁静境界的追求和对诗歌创作的认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蓬麻:比喻杂草丛生,象征幽静的山居环境。
  • 桑苧:比喻清雅的生活,象征高洁的情操。
  • 补陀:比喻宁静的境界,象征超脱世俗的追求。
  • 寒蒲:比喻清贫或孤高,象征诗人内心的孤高。
  • 古井:比喻陈旧无变化的事物,象征世事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茶供同桑苧”中的“桑苧”指的是谁? A. 陆羽 B. 李白 C. 杜甫 D. 王维

  2. 诗中“香闻共补陀”中的“补陀”指的是什么地方? A. 峨眉山 B. 普陀山 C. 五台山 D. 九华山

  3. 诗中“寒蒲空有节”中的“寒蒲”象征什么? A. 清贫 B. 富贵 C. 热闹 D. 繁华

  4. 诗中“古井久无波”中的“古井”象征什么? A. 陈旧无变化的事物 B. 新鲜事物 C. 热闹场所 D. 繁华都市

答案:

  1. A
  2. B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居的清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词对比:

  • 赵蕃《子进子仪过予山居子进有诗次韵呈子进兄弟二首 其一》与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两者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但赵蕃的诗更注重描绘山居的清静和与友人的交往,而陆游的诗则更注重表达内心的感慨和对世事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唐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宋诗人的详细介绍和诗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赵蕃的诗作。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杂诗四首 和答魏道辅寄怀十首 次韵元礼春怀十首 贺圣朝 谢曹子方惠二物二首之博山炉 颐轩诗六首 鹧鸪天·汤泛冰瓷一坐春 自咸平至太康鞍马间得十小诗寄怀晏叔原并问 常父答诗有煎点径须烦绿珠之句复次韵戏答 两同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牛乳 力学笃行 形盐 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丈的成语 野莽 靑字旁的字 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无所措手足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戈字旁的字 墟落 昏花 镇日镇夜 见字旁的字 久旱逢甘雨 生字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