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斯远去秋八月十三日午睡既醒登山远望见》

时间: 2025-05-06 01:58:59

诗句

驱去复来仍此都,岂惟人诮鬼揶揄。

顾防未免罹矰缴,却使高人赋雁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8:59

原文展示: 驱去复来仍此都,岂唯人诮鬼揶揄。顾防未免罹矰缴,却使高人赋雁奴。

白话文翻译: 离开又回来,依然在这个城市,不仅受到人们的嘲笑,连鬼神也在揶揄。虽然有所防范,但仍不免遭遇困境,却让高人以此为题材作诗,描绘雁奴的命运。

注释:

  • 驱去复来:离开后又回来。
  • 仍此都:依然在这个城市。
  • 人诮:人的嘲笑。
  • 鬼揶揄:鬼神的嘲弄。
  • 顾防:有所防范。
  • 罹矰缴:遭遇困境或不幸。
  • 高人:指有才华的文人。
  • 赋雁奴:以雁奴的命运为题材作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可能是在他经历了一段漂泊后,回到故地,感慨人生际遇而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经历了一段漂泊后,回到故地,感慨人生际遇,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诗中“驱去复来仍此都”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也反映了他对故地的眷恋。而“岂唯人诮鬼揶揄”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无奈和感慨,揭示了社会对个体的冷漠和嘲弄。最后两句“顾防未免罹矰缴,却使高人赋雁奴”则巧妙地将个人的不幸与文学创作联系起来,展现了作者对文学的执着和对命运的抗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驱去复来仍此都:表达了作者离开后又回到这个城市的无奈和感慨。
  2. 岂唯人诮鬼揶揄: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无奈和感慨,揭示了社会对个体的冷漠和嘲弄。
  3. 顾防未免罹矰缴:表达了作者虽然有所防范,但仍不免遭遇困境的无奈。
  4. 却使高人赋雁奴:巧妙地将个人的不幸与文学创作联系起来,展现了作者对文学的执着和对命运的抗争。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驱去复来”与“仍此都”,“岂唯人诮”与“鬼揶揄”形成了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比喻:“罹矰缴”比喻遭遇困境或不幸,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以及对文学的执着和对命运的抗争。

意象分析:

  • 驱去复来:表达了漂泊和无奈的意象。
  • 人诮鬼揶揄:揭示了社会的冷漠和嘲弄。
  • 罹矰缴:比喻遭遇困境或不幸。
  • 赋雁奴:展现了文学创作和对命运的抗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驱去复来仍此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D. 平静
  2. “岂唯人诮鬼揶揄”中的“揶揄”是什么意思? A. 嘲笑 B. 赞美 C. 安慰 D. 鼓励
  3. “顾防未免罹矰缴”中的“罹矰缴”比喻什么? A. 成功 B. 困境 C. 幸福 D. 自由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赵蕃的其他作品,如《章泉诗集》中的《秋夜》等,以了解其诗风和创作特点。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登高》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宋诗选注》、《赵蕃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读周太公传 蜀门与林蕴分路后屡有山川似闽中因寄林蕴蕴亦闽人也 题梨岭 送张骠骑邠宁行营 泉州赴上都留别舍弟及故人 赠鲁山李明府 山中老僧 永安寺照上人房 送闻上人游嵩山 与林蕴同之蜀途次嘉陵江认得越鸟声呈林林亦闽中人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辕的成语 鞍马劳顿 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狗彘不食 燋齿 一称心力 二字旁的字 凄怆流涕 酷刑 足字旁的字 荣滋 邑字旁的字 閠字旁的字 虎口拔牙 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矛字旁的字 一发不可收拾 遂心快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