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1:07
忆秦娥·娇滴滴
作者: 吴潜 〔宋代〕
娇滴滴。婵娟影里曾横笛。曾横笛。一声肠断,一番愁织。隔墙频听无消息。龙吟海底难重觅。难重觅。梅花残了,杏花消得。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娇美姿态,似乎在月光下,她的身影如婵娟一般。她曾吹奏横笛,音律动人,令人心碎,也编织了无尽的愁苦。隔着墙壁,频频听闻她的消息,却始终无从得知。即使龙吟深海也难以重寻她的身影。梅花已经凋零,杏花也消逝不见。
作者介绍:吴潜,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擅长词作,风格多样,尤其以情感细腻见长。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个人情感的低谷时期,表现了对爱人或美好事物的思念和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情感的重视。
《忆秦娥·娇滴滴》是一首感情细腻的词作,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精致的语言,表达了对爱人深切的思念之情。首句“娇滴滴”抓住了女子的娇美,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她的身姿;接下来的“婵娟影里曾横笛”则通过音乐的形式,增添了情感的层次,让人感受到那种既美丽又惆怅的氛围。反复的“难重觅”,不仅强调了寻觅的艰难,也反映了词人内心的焦虑与无奈。最后以“梅花残了,杏花消得”作结,意象中的花朵凋零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美好的失去,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哀伤。全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失去的感伤,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展现了深沉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娇滴滴”指的是什么?
隔墙频听无消息,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梅花残了,杏花消得”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忆秦娥·娇滴滴》的诗意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