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1:2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1:24:43
偶书
作者: 郑刚中 〔宋代〕
冬温霜气薄,日暮岚烟重。
萧然一区宅,半与主人共。
门前行迹稀,病足免迎送。
观书忽倦懒,酒力亦微动。
寒灯吐孤花,布被寻幽梦。
在寒冷的冬天,霜气已经薄弱,傍晚时分,山雾笼罩着一切。
我独自住在一处空旷的宅院,只有我和这房子共享这份静谧。
门前行人的足迹稀少,我的病足也不需要迎接或送走客人。
看书时忽然感到倦怠,酒力也开始微弱。
寒冷的灯光下,孤独的花影摇曳,我用被子寻求幽静的梦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郑刚中,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诗作写于寒冷的冬季,表现了诗人独自隐居的生活状态,反映出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寒冷与孤独的内心感受。
这首《偶书》展现了诗人在冬日黄昏时的独处情景,诗中透出一股淡淡的孤寂与清冷的美感。开篇的“冬温霜气薄,日暮岚烟重”通过描绘冬季的气候变化,营造出一种寒冷与孤独的氛围。随着夕阳西下,霜气渐薄,山间的烟雾愈加浓重,整个环境显得愈加萧条。
接下来的“萧然一区宅,半与主人共”则表达了诗人与环境的契合,似乎他与这处宅院融为一体。门前人迹稀少,病足的他不再需要迎送客人,这种生活的单调与孤独在“病足免迎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观书忽倦懒,酒力亦微动”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阅读的疲倦与酒意的消退,进一步增强了那种孤独的感觉。而“寒灯吐孤花,布被寻幽梦”则以温暖的被子和寒冷的灯光对比,表现出诗人对美好梦境的向往。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的敏感,带给人一种深刻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孤独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在自然和内心的反思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偶书》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病足”指的是什么?
诗中“寒灯吐孤花”中的“孤花”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