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7: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7:05
建瓴败屋方倾雨,
垂罄空囊正念饥。
渐见炊烟多笑语,可怜僮仆太无知。
屋顶倾斜,雨水正倾泻而下,我却正处在空虚的境地,肚子饿得发慌。渐渐地,我看到烟雾升起,听到他们欢声笑语,真是可怜那些仆人们太无知了。
无明显典故,但诗中反映了贫困与仆人的无知,映射出社会底层的辛酸。
郑刚中,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常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感受。
这首诗写于贫困而又雨天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在困境中的无奈与对他人无知的感慨。
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身处困境的人在大雨中的无奈与孤独。开头两句“建瓴败屋方倾雨,垂罄空囊正念饥”交代了环境的恶劣和自身的贫困,给人一种窘迫的感觉。第三句“渐见炊烟多笑语”则形成强烈的对比,仿佛在眼前展现出温暖的家庭气氛,但接下来的“可怜僮仆太无知”又让人感到一丝讽刺和无奈,突显了社会的冷漠与人情的淡薄。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与对他人无知的惋惜,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歌通过描绘一位身处困境的诗人对周围欢乐场景的感慨,反映了社会的不公与人情的冷漠,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他人无知的惋惜。
诗中“建瓴”指的是什么?
A. 房屋的结构
B. 雨水的倾斜
C. 诗人的情绪
“可怜僮仆太无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仆人的同情
B. 对生活的不满
C. 对他人快乐的羡慕
这首诗主要反映了什么主题?
A. 友情
B. 财富与贫困的对比
C. 战争与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