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傅推官劝农七绝句拟和其五·山家》

时间: 2025-07-29 16:06:36

诗句

蓬蒿深处有人家,户外蛛丝纲露华。

数树芭焦乾未得,长官亲自见生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6:06:36

原文展示:

傅推官劝农七绝句拟和其五·山家
作者: 郑刚中 〔宋代〕
蓬蒿深处有人家,
户外蛛丝纲露华。
数树芭焦乾未得,
长官亲自见生涯。

白话文翻译:

在蓬蒿丛生的深处,有一家人居住;
户外的蛛丝缠绕着露珠,闪烁着光华。
几棵芭蕉树在干旱中还未长成,
长官亲自来这里查看他们的生活。

注释:

  • 蓬蒿: 指一种杂草,常生长在荒野之地,象征着偏僻的乡村。
  • 蛛丝: 蜘蛛的丝,常用来形容细腻而美丽的景象。
  • 纲露华: 这里“纲”指的是蜘蛛丝的网,“露华”指的是露水的光华。
  • 芭焦: 指芭蕉树,常用作热带地区的象征。
  • 长官: 指官员,这里表现出关心农民生活的态度。

典故解析:

本诗涉及到的“长官”在古代多指地方官员,常常需要关心百姓的生计,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农民生活的重视。诗中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刚中,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关注社会现实和民生问题。他的作品多富有乡土气息,表现出对农民生活的关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农业社会,农民生活艰辛。诗人在此背景下,借长官之名,强调对农民的关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约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勾画出了一幅乡村生活的画面。开篇“蓬蒿深处有人家”,既描绘了自然环境的荒凉,又暗示了人类生活的坚韧与生机。接下来的“户外蛛丝纲露华”,则是对自然细节的生动描写,展现了清晨的美丽和宁静,体现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象。紧接着的“数树芭焦乾未得”,将视线转向农作物,表现出农民在干旱中面临的困境,唤起人们对农业和农民的关注。最后一句“长官亲自见生涯”,则传达了官员对农民生活的关心与重视,映射出那个时代对民生的关注,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农民苦乐的同情,彰显了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蓬蒿深处有人家: 描绘出乡村生活的隐秘与自然。
    • 户外蛛丝纲露华: 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清晨的绚丽。
    • 数树芭焦乾未得: 反映农业困境,暗示农民的艰辛。
    • 长官亲自见生涯: 表达对农民生活的关注,体现官民关系。
  • 修辞手法:

    • 比喻: “蛛丝纲露华”比喻自然的美丽,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 主题思想: 诗歌聚焦于农村生活,强调对农民的关心与对自然的热爱,传达了诗人对社会的思考。

意象分析:

  • 蓬蒿: 代表乡村的自然环境,象征着农民生活的艰辛。
  • 蛛丝: 细腻与美丽,代表自然界的和谐。
  • 芭蕉: 代表农业,反映了农民的生计。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蓬蒿”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杂草
      • B. 一种花
      • C. 一种树
    2. 诗中“长官”指的是谁?
      • A. 农民
      • B. 地方官员
      • C. 商人
    3.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 A. 爱情
      • B. 对农民生活的关心
      • C. 自然风光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对比郑刚中与杜甫的作品,可以看出两者都关注于民生,但郑刚中的作品更为平和,杜甫则多了一份悲愤与哀愁,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文观止》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 浣溪沙 咏马缨花 浣溪沙 读月宫寒黉词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一 浣溪沙 其十二 诗 浣溪沙 梅讯 浣溪沙 半夜醉起闻雨 浣溪沙 其一 大理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箬笼 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耗的词语有哪些 鬯字旁的字 浮一大白 儿字旁的字 包含兵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彤的词语有哪些 悄地 夏庭 安生服业 驾鹤西游 养精储锐 三撇旁的字 方钢 山陵崩 示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孤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