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8-04 08:28: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4 08:28:58
津亭徙倚客衣单,秋尽江南亦已寒。
雁翅不禁疏雨湿,枫林初染早霞丹。
少年已叹儒冠误,暮境更知行路难。
倦马归来踏残日,长吟聊得写忧端。
在渡口的亭子上,我孤单地倚靠着,身上的衣服单薄,秋天已尽,江南的寒意也随之而来。
大雁的翅膀在稀疏的雨中变得湿漉漉的,枫树林的叶子初被晨霞染成红色。
年轻时我已经感叹读书人的身份误了我,到了晚年更知道行路的艰难。
疲惫的马儿归来时踩在残余的日光下,我长声吟唱,借此抒发心中的忧愁。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以豪放、抒情见长,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与边塞诗。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陆游晚年,背景为南宋时期,国家遭受外敌侵扰,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愈加深厚。诗中流露出对青春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陆游的《视陂至崇仁村落》展现了他对生活、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诗人在渡口亭子上的孤独景象,营造出一种秋尽冬寒的凄凉气氛。随着季节的变迁,诗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秋天的结束象征着青春的逝去,带来了更加深沉的忧愁。
接着,诗人通过描写大雁与枫林的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与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年轻时的豪情壮志与现实生活的艰难形成强烈对比,诗人对“儒冠”的叹息不仅是对个人前途的反思,更是对社会现状的无奈。在最后两句,倦马归来与夕阳的意象交织,隐喻了诗人对生命的归属与归宿的思考,长吟的行为则是他对忧愁的倾诉。
整首诗透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反映了陆游在晚年对于生命的独特感悟和深沉的忧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与理想的追忆、对现实的无奈与深思,体现了陆游作为一位诗人的深沉情感与历史责任感。
诗词测试:
诗中的“津亭”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儒冠”的态度是?
诗中“倦马归来踏残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