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调笑令 四首 其二》

时间: 2025-08-09 12:15:38

诗句

芳草。

芳草。

生向江南太蚤。

连天一片春愁。

不管王孙泪流。

流泪。

流泪。

点点桃花又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12:15:38

原文展示

调笑令 四首 其二
作者:屈大均 〔明代〕

芳草。芳草。生向江南太蚤。连天一片春愁。不管王孙泪流。流泪。流泪。点点桃花又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象,芳草生长得过于早,整个天空弥漫着春天的愁绪。不顾王孙的泪水流淌,泪水一滴滴地落下,桃花也随之纷纷坠落。

注释

  • 芳草:指芳香的草,象征春天的生机。
  • 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温暖的气候著称。
  • 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称呼,常用来指代有身份的人。
  • 泪流:流泪,表现伤感之情。
  • 点点桃花:桃花,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短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屈大均(1567年-1643年),字文韬,号君愚,明代诗人、文学家及书法家。他的作品风格清新秀丽,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并常蕴含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明末,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革之际,诗人借助春天的景象表达内心的愁苦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芳草”为引子,勾勒出一幅春天的美丽画卷,却又在美丽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开头的“芳草”引出了整个春天的气息,随之而来的“生向江南太蚤”则暗示了春天的来临,使人感受到春意的盎然。然而,随着“连天一片春愁”的出现,词调瞬间转向,春天的美好被愁绪所笼罩。这种强烈的对比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惆怅。接着,诗人提到“王孙泪流”,可见春天的到来并没有给王孙带来欢乐,反而是泪水的流淌,暗示着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哀伤。

最后一句“点点桃花又坠”,桃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无常,进一步加深了词中的感伤情绪。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伤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芳草。芳草。

    • 表达春天的生机,反复强调,增加了词的韵律感。
  2. 生向江南太蚤。

    • 描绘了春天来临的早期,生机勃勃的景象。
  3. 连天一片春愁。

    • 春天的愁绪弥漫,形成强烈的情感对比。
  4. 不管王孙泪流。

    • 王孙的泪水暗示了失去与思念,不被春天的美好所解脱。
  5. 流泪。流泪。

    • 对流泪的重复强调,表达情感的深刻。
  6. 点点桃花又坠。

    • 桃花的凋落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增添了哀伤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以“芳草”比喻春天的生机。
  • 拟人:将春愁赋予“连天”的情感,使自然景象更具情感色彩。
  • 对仗:如“流泪”与“又坠”,增强了词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失去的感伤,展现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草: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王孙:代表有身份的人,象征着失落与惆怅。
  • 桃花:象征美好、短暂的事物,具有凋零的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芳草”指代什么?

    • A. 春天的美好
    • B. 秋天的凋零
    • C. 夏天的阳光
  2. “王孙泪流”中的“王孙”指的是:

    • A. 普通百姓
    • B. 贵族子弟
    • C. 诗人本人
  3. 诗中表现的情感基调是:

    • A. 欢乐
    • B. 愁苦
    • C. 平静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对比屈大均的作品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描绘自然景象,但屈大均更侧重于春天的愁绪,而李白则更多表现豪放与洒脱的情怀。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深入理解不同诗人的独特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屈大均研究》
  • 《古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永遇乐(用前韵呈张仲宗、苏粹中) 念奴娇(坐上次王伯开韵) 水调歌头(次李伯纪春日韵) 水调歌头(次李伯纪韵趣开东阁) 醉花阴(学士生日) 点绛唇(奉酬富季申) 清平乐 清平乐 清平乐(次韵叶少蕴和程进道梅花) 鹤冲天(张仲宗以秋香酒见寄并词,次其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矢字旁的字 礼仪小姐 包含佗的词语有哪些 木字旁的字 反意 巳字旁的字 圣男 私字儿的字 云结尾的成语 舵结尾的成语 积善 急景凋年 杀鸡骇猴 苍髯如戟 龜字旁的字 随高逐低 一心两用 逻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