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3:0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3:06:38
调笑令·辇路
作者: 秦观 〔宋代〕
辇路,江枫古。楼上吹箫人在否?
菱花半璧香尘污。往日繁华何处,
旧欢新爱谁是主。啼笑两难分付。
这首词描写的是一条古老的辇路,江边枫树依旧,楼上是否还有人在吹箫?菱花般的月光映照在水面上,却被尘埃所污染。曾经的繁华景象如今何在?那些旧时的欢愉与新的爱情又由谁来主宰?此刻的我,啼笑之间难以言明。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词人,诗人。其词风格清丽婉约,与李清照、周邦彦并称。秦观的词常寄托个人情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调笑令·辇路》创作于北宋时期,社会动荡,文化繁荣。词中反映了作者对往日繁华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的感慨,展现了情感的复杂与纠葛。
《调笑令·辇路》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一个人对过去的回忆与现实的感慨。开篇用“辇路,江枫古”引入,营造出一种古老而沉静的氛围,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接着通过“楼上吹箫”引发对往昔欢乐的怀念,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情。尤其是“菱花半璧香尘污”,透过美好的意象与现实的污秽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在后半部分,诗人直面“往日繁华何处”,既是对往昔繁华的追溯,也是对现状的质疑,表达出对时间流逝带来的失落感。最后一句“啼笑两难分付”则精准地捕捉到了复杂的情感,在欢笑与哭泣之间的无奈,展现了人们在面对爱情、生活时的矛盾和挣扎。
整首词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情感真挚而细腻,展现了秦观词作的深邃与优雅。
整首词展现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人生的无奈与情感的复杂,体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不可逆转。
《调笑令·辇路》的作者是?
a) 李清照
b) 秦观
c) 周邦彦
d) 苏轼
“啼笑两难分付”中“啼笑”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欢笑
b) 复杂的情感
c) 悲伤
d) 祝福
“菱花半璧香尘污”中的“香尘”表达了什么?
a) 纯洁
b) 美好的事物与现实的污秽
c) 欢乐
d) 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