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0:26
梦入千家枕,寒声薄水堂。
溪山浑着月,梅竹半封霜。
夜榜响葭蒲,寒鱼跳石塘。
可怜清绝景,夜夜属渔郎。
全诗翻译:
梦中进入千家睡眠,寒冷的声音萦绕在水堂。
溪水和山色都映照着月光,梅树和竹子一半被霜封住。
夜晚的船桨声在芦苇中回响,寒冷的鱼儿在石塘里跳跃。
可怜这清绝的景色,夜夜都属于渔郎。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渔夫的生活和对自然的感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葛立方,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具体生卒年不详。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秋冬之交,正是渔夫们辛勤捕捞的时节。诗人在这个特定时间、地点和情境下,生动地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渔夫生活的同情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清冷而宁静的夜晚景象,诗人以“梦入千家枕”开篇,立刻引入了梦境与现实的交融,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水边的“寒声”和“薄水堂”,让人感受到一种冷清的氛围。整首诗通过细致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一个清冷的夜晚,月光洒在溪水与山色上,梅竹被霜封,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
诗中的“夜榜响葭蒲,寒鱼跳石塘”则描绘了渔夫在夜晚捕鱼的情景,船桨的声音打破了夜的宁静,鱼儿的跳跃则让这幅画面更显生动。最后一句“可怜清绝景,夜夜属渔郎”既是对渔夫生活的同情,也是对大自然美景的感慨,流露出一种对人间冷暖、生命无常的哲思。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美与人间的孤独,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渔夫生活的同情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反映了人生的孤独与对自然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寒声”指的是什么?
A. 风声
B. 雨声
C. 冷清的声音
D. 说话声
诗中描绘的夜晚景象是由哪些元素构成的?
A. 月光与水
B. 风与云
C. 雨与雪
D. 星星与鸟
诗中“可怜清绝景”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愤怒
C. 同情与感慨
D. 厌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