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3:52
壶天有胜事,玉宇净纤埃。
有意嚼复嚼,今宵来不来。
山公须酩酊,令名莫咍台。
明月隔溪共,只今肠九回。
在这壶天之中,有着美好的事情,
玉宇之间,尘埃都显得那么清净。
有心细细品味,今晚你是否会来?
山中的公子应该是酩酊大醉,
他的名声无法与高楼相提并论。
明月在溪水另一边映照,
如今我内心牵挂,犹如九转肠回。
葛立方(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其作品以清新脱俗著称,常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他的诗作多涉及山水题材,擅长用细腻的笔触表现内心情感。
本诗作于十月十四夜,正值中秋时节,月圆之夜,诗人或许是在与友人相约赏月,抑或是在感怀过往,表达了对友人相聚的期待与思念。
《十月十四夜三鼓壶天月佳甚以诗招道祖》是一首典型的宋代山水诗,展示了诗人对美好景象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诗的开头“壶天有胜事,玉宇净纤埃”描绘了一个如梦似幻的夜晚,清澈的天空与明亮的月光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诗人在此情景中,心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接下来的“有意嚼复嚼,今宵来不来”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期待和思念。此处的“嚼复嚼”不仅是对月光的品味,也隐喻了对生活情感的反复咀嚼,表现了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然而,随着“山公须酩酊,令名莫咍台”的出现,诗人又将视角转向了那醉于山水之间的隐士,暗示了世俗与超脱之间的矛盾,令人深思。
最后一句“明月隔溪共,只今肠九回”将整首诗推向了情感的高潮,月光虽明亮却隔着溪水,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思念的曲折。诗人的内心在此刻涌动着复杂的情感,仿佛肠子一般缠绕,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也反映了宋代诗歌的艺术风格与时代情怀。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人生中的孤独与渴望,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壶天”指的是什么?
“明月隔溪共”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山公须酩酊”中“山公”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