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0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08:34
宿洞庭
月到君山酒半醒,
朗吟疑有水仙听。
无人识我真闲事,
赢得高秋看洞庭。
当月光照耀到君山时,我酒意半醒,放声吟唱,似乎有水仙在旁倾听。没有人识得我的悠闲之事,只有我在这深秋的时节独自欣赏洞庭湖的美景。
“君山”是洞庭湖中的一座小岛,与洞庭湖的美景紧密相连。古代诗人常常以山水作为寄托情感的对象,而水仙则是古代文人常用以象征美好的事物。
作者介绍:郑遨,唐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反映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郑遨在洞庭湖游玩时,借景抒情,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闲适态度,体现出唐代文人追求的淡泊明志、志趣高远的生活理想。
这首《宿洞庭》展现了唐代诗人郑遨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厚的情感。诗的开头以“月到君山”引入,描绘出一幅月光洒在君山上的宁静画面,仿佛让人感受到那份清幽与静谧。接着,诗人“酒半醒”的状态透露出一种微醉的清醒,正是这种状态使得他更加敏感于周围的美景。
“朗吟疑有水仙听”一句,诗人放声吟唱,似乎在与自然对话,表达了他内心的欢愉与自由。水仙的出现,增添了诗中的灵动和情趣,给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象。
“无人识我真闲事”,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然。与世无争的态度让他在高秋的清冷中,更加体会到洞庭湖的壮美。诗的最后一句“赢得高秋看洞庭”,总结了他在这份闲适中的收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水画,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追求,同时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月到君山”中的“月”指的是什么?
诗人在哪个季节欣赏洞庭?
“无人识我真闲事”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