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咏西施(一作郑遨诗)》

时间: 2025-05-02 05:44:42

诗句

素面已云妖,更著花钿饰。

脸横一寸波,浸破吴王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4:42

诗词名称: 咏西施(一作郑遨诗)

作者: 杜光庭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素面已云妖,更著花钿饰。
脸横一寸波,浸破吴王国。

白话文翻译:

她那素净的面容本已显得妖娆,更添上了花钿等装饰。
她的脸庞如同横波一寸,波动间浸透了吴国的江山。

注释:

  • 素面:指没有化妆的面容。
  • :美丽迷人,具有妖艳的魅力。
  • 花钿:古代女子用以装饰额头的花形金饰。
  • 脸横一寸波:形容她的脸如同波浪一样动人,波动的美感。
  • 浸破吴王国:暗指西施的美貌使吴国倾覆,隐喻其美貌的影响力。

典故解析: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生活在春秋时期。她因美貌而被吴王夫差所宠爱,同时她也被用作间谍,最终导致吴国的覆灭。杜光庭的这首诗通过西施的美丽,表达了美貌的力量和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光庭,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歌和道教作品著称,风格多样,往往融合古典文化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诗作大约创作于唐代,正值中国古代美学盛行之时,诗人通过西施这一典型形象,反映了对美的崇拜以及其潜在的政治含义。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西施的绝世美丽。诗中以“素面”开头,强调了西施自然的美丽,随后通过“更著花钿饰”描绘了她用装饰进一步提升了美感。这种对比使得西施的美丽更加鲜明,宛如清泉中映出璀璨的星光。接下来的“脸横一寸波”,则通过比喻,生动描绘了西施的面庞如波浪般柔美,既有视觉上的享受,也让人联想到她的温柔和妩媚。最后一句“浸破吴王国”更是将西施的美貌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展现了美的力量不仅在于外在,更能影响历史。整首诗在简洁中流露出浓厚的历史感和深刻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美的赞美和对历史变迁的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素面已云妖”:素颜的她已如妖媚般吸引人。
    • “更著花钿饰”:再加上华丽的装饰,愈显妩媚。
    • “脸横一寸波”:比喻她的脸庞如同波浪般柔和。
    • “浸破吴王国”:暗示她的美貌使得吴国的霸业倾覆。
  • 修辞手法:

    • 比喻:“脸横一寸波”通过比喻加强了西施的美丽形象。
    • 对仗:前后两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西施的美丽描绘,表达了美与权力、历史的紧密联系,揭示了美的深邃内涵。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西施:象征着绝世的美丽与智慧。
    • 花钿:象征着女性的装饰与魅力。
    • :象征着柔美与动感,传达出一种女性特有的柔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西施的面容是怎样的? A. 妖娆 B. 粗犷 C. 普通
  2. 诗中提到的“花钿”是什么? A. 一种饮料 B. 一种装饰 C. 一种乐器
  3. 西施的美貌对吴王国有什么影响? A. 保持和平 B. 使其倾覆 C. 增强实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对比杜甫的《丽人行》,两者都通过描绘美丽女性表现出对美的赞叹,但杜甫更多关注社会现实,而杜光庭则着重于美的力量与历史影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书意 甲子秋八月偶思出游往往累日不能归或远至傍县凡得绝句十有二首杂录入稿中亦不复诠次也 其六 北园杂咏十首 其六 禹寺 以事至城南书触目 自儆 冬日斋中即事 冒雨登拟岘台观江涨 夜雨 雪後出游戏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鱼舠 口字旁的字 脂韦 癶字旁的字 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神意自若 掉三寸舌 鬻良杂苦 病字头的字 学而不厌 鱼水情深 包含缯的词语有哪些 比字旁的字 包含涵的词语有哪些 齐字旁的字 搏战 宛延 信口雌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