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瞻云轩》

时间: 2025-05-07 08:41:33

诗句

慈颜日已衰,游子日已违。

路阻千里脩,心逐孤云飞。

云飞想其下,轻阴覆庭闱。

何繇获终养,日舞斑斓衣。

王事靡有程,岁徂曷言归。

望望徒自伤,暮景西山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1:33

原文展示:

慈颜日已衰,游子日已违。
路阻千里脩,心逐孤云飞。
云飞想其下,轻阴覆庭闱。
何繇获终养,日舞斑斓衣。
王事靡有程,岁徂曷言归。
望望徒自伤,暮景西山微。

白话文翻译:

母亲的面容已渐衰老,游子却日渐远离。
路途阻隔千里之遥,心却随孤云飞扬。
云在空中飘荡,我想象它的下面,轻柔的阴影笼罩着庭院。
我怎能获得终生的安养,日子却如斑斓的衣裳般飞舞。
朝廷事务没有固定的安排,岁月流逝何时才能归乡?
我只是徒然地望着,心中自感伤怅,夕阳的景色映照着西山的微光。

注释:

  • 慈颜:慈祥的面容,指母亲的脸庞。
  • 游子:离家在外的孩子。
  • 路阻千里脩:路途遥远且艰难。
  • 心逐孤云飞:心里想着像孤云一样自由飞翔。
  • 轻阴覆庭闱:轻柔的阴影笼罩着家中的院落。
  • 王事靡有程:朝廷的事务没有固定的安排。
  • 岁徂曷言归:岁月流逝,何时才能回家。
  • 望望徒自伤:只是徒然地望着,感到伤感。
  • 暮景西山微:傍晚的景色映照着西山的微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绂(1480-1546),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素养著称,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王绂晚年,表达了对母亲日渐衰老的惆怅和对游子离家的思念,反映了家庭情感与人生无常。

诗歌鉴赏:

《瞻云轩》是一首蕴含深情的诗,整首诗在情感上具有强烈的对比和层次感。开篇通过“慈颜日已衰”将母亲的衰老与游子的远离相结合,揭示了家庭中的亲情与游子对母亲的愧疚,这种情感在古诗中常常以母子之情为主题,表现出深厚的家庭伦理。

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孤独和思念的氛围,“心逐孤云飞”不仅表达了游子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隐含着对家庭的思念。诗人通过“轻阴覆庭闱”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柔和的、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但同时也衬托出游子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全诗的最后几句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流逝的无情,以及对归家的渴望,“岁徂曷言归”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表达了对于归属感的追寻。诗的结尾则以“暮景西山微”收束,描绘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但同时又带有一丝对夕阳西下的美好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慈颜日已衰:母亲的容颜日渐衰老,表达了游子对母亲的担忧与惦念。
  2. 游子日已违:游子离家日益远去,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距离的拉开。
  3. 路阻千里脩:千里之路阻碍重重,暗喻归乡的艰难。
  4. 心逐孤云飞:内心向往自由,但又感到孤独。
  5. 云飞想其下:想象云下的家,轻柔的阴影象征着思念。
  6. 轻阴覆庭闱:阴影笼罩着家,表现出对母亲的守护与怀念。
  7. 何繇获终养:对未来生活的迷茫与无奈。
  8. 日舞斑斓衣:生活如同斑斓的衣裳,形容日子的多姿多彩,却也暗含流逝之意。
  9. 王事靡有程:对朝廷事务的无奈感叹,暗指生活的无常。
  10. 岁徂曷言归:时光飞逝,何时能够归家?
  11. 望望徒自伤:只是徒然地望着,感到心中的伤感。
  12. 暮景西山微:夕阳西下,景色虽美,却带着淡淡的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日舞斑斓衣”使用了比喻,形象地描绘出生活的多姿多彩。
  • 拟人:“云飞想其下”赋予了云以情感,增强了思念的深度。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路阻千里脩,心逐孤云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家庭情感与游子对母亲的思念展开,表达了对衰老与离别的感慨,最终引发对归属感的渴望,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亲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 慈颜:象征母爱的温暖与牵挂。
  • 游子:象征离家在外的孤独与思念。
  • 孤云: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追求。
  • 轻阴:象征母亲的关怀与家的温暖。
  • 西山:象征人生的终点与时光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慈颜日已衰”是指谁的衰老?

    • A. 游子
    • B. 母亲
    • C. 朋友
  2. “路阻千里脩”中的“脩”指的是什么?

    • A. 阻碍
    • B. 旅行
    • C. 修建
  3. 诗的最后一句“暮景西山微”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伤感
    • C. 无聊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送别》 - 王之涣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王绂的《瞻云轩》和李白的《静夜思》,我们可以看到两个诗人在面对游子思乡的主题时,所表现出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风格的不同。王绂诗中更多的是对家庭的温情与忧伤,而李白则通过对月亮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思念的哲理深意。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某著作
  • 《古诗词鉴赏》 - 某书籍
  • 《王绂诗选》 - 某出版物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病起答王园长同年二首 其二 病起答王园长同年二首 其一 宴城东庄 送黄大景仁至都门四首 其四 五鼓自伍浦渡湖至东山 九峰园感旧 送黄大景仁至都门四首 其一 伊犁纪事诗 其四 行抵伊犁追忆道中闻见率赋六首 吴梅村祠题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颠头耸脑 大名鼎鼎 处易备猝 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红装素裹 逢结尾的成语 壬夫 鹦鹉瘴 肀字旁的字 竹字头的字 逼降 音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人字头的字 愁眉苦眼 成年古代 抛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