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2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6:19
美人昔相见,为我鸣瑶琴。
初弹别鹤怨,复奏孤鸾吟。
掩抑弄馀意,华堂夜沉沉。
凉月照绮席,云飙度琼林。
一与美人别,令我忧思深。
尘嚣日盈耳,何繇涤烦襟。
我欲裁嶰谷,远谐美人心。
六律既已调,嘘阳翕群阴。
美人如见与,先此通微忱。
相期洞庭野,共奏钧天音。
美人曾经与我相见,为我弹奏瑶琴。
最初弹的是“别鹤怨”,接着奏的是“孤鸾吟”。
我压抑着内心的情感,华美的堂屋里夜色沉沉。
凉月照耀着华丽的席子,云彩飞过琼林。
一旦与美人分离,使我忧愁思念加深。
尘世的喧嚣充斥耳际,如何能洗净烦恼的心情。
我想要裁剪幽谷,远谐美人的心意。
六律已经调好,轻声呼唤着阳光,阴云也随着而来。
如果美人能够察觉到,早已通晓我微妙的心情。
我们约定在洞庭湖的野外,共同奏响天籁之音。
王绂,明代诗人,以工整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怀。他的诗多反映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及对美的追求。
本诗创作于王绂与友人张逢吉的书信往来中,表达了对美人深切的怀念和对音乐的热爱。在明代,文人雅士常通过诗歌寄情于乐,体现了文化交融的背景。
《写竹寄琴士张逢吉》是王绂的一首抒情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对美人与音乐的深沉思念。诗中以“瑶琴”为媒介,引出对“别鹤怨”和“孤鸾吟”的回忆,表现了离别带来的忧伤与孤独。诗人在华堂中静坐,凉月照耀,四周的宁静与夜色的深沉恰好衬托出他内心的沉重与惆怅。
诗中的意象如“凉月”、“琼林”都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孤寂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美人及其音乐的渴望与追忆。诗的后半部分流露出诗人对尘世喧嚣的无奈,以及对美好心境的向往,最后以对洞庭湖的期许和共同奏乐的愿望作结,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意境优雅,情感细腻,语言清新,充分展示了王绂作为明代文人的深厚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与美人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怀念和内心的孤独。诗人希望能够在音乐中找到慰藉,同时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容,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情感的深刻理解。
诗中提到的乐曲名是哪些?
诗人希望如何洗净烦恼的心情?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答案:
可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比较,两者都表达了对美人的思念与孤独,但王绂侧重音乐的情感共鸣,而李清照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