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下蜀驿》

时间: 2025-05-07 08:41:02

诗句

幄殿荒凉屋欠扶,绍兴遗老故应无。

旧来曾识高皇帝,尚有庭前柳一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1:02

原文展示

下蜀驿
刘克庄 〔宋代〕

幄殿荒凉屋欠扶,
绍兴遗老故应无。
旧来曾识高皇帝,
尚有庭前柳一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的驿站,幄殿破旧无人修缮,绍兴的老者恐怕也都已去世。回想往昔,自己曾与高皇帝有过相识,如今只剩下庭前的一株柳树,依然在此。

注释

  • 幄殿:指临时搭建的帐篷或房屋。
  • 荒凉:形容环境冷清、凋败。
  • 绍兴:指绍兴地区,历史上曾是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 高皇帝:指宋高宗赵构,他是南宋的开国皇帝。
  • 庭前柳一株:指庭院前的一棵柳树,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记忆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得,号耕烟,南宋时期诗人,因其作品多描写边塞、山水,富有豪情壮志而闻名。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历史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荒凉的驿站,表达对时光流逝和历史兴亡的感慨。

诗歌鉴赏

《下蜀驿》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寂静而荒凉的场景,反映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孤独。诗中“幄殿荒凉屋欠扶”一句,生动地描绘出驿站的荒废,暗示着过去的繁华已不复存在。通过对绍兴老者的提及,诗人进一步加深了对于人事无常的感慨,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曾经辉煌的故事已经被岁月淹没。

“旧来曾识高皇帝”,诗人回忆起与高宗的相识,既是对自己往昔经历的怀念,也是对历史人物的敬仰。这种个人与历史的交织,增添了诗歌的厚重感。最后一句“尚有庭前柳一株”,柳树不仅是自然的象征,也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承载着诗人对故人、故地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幄殿荒凉屋欠扶:描述驿站的破败,表明无人照料的凄凉景象。
  2. 绍兴遗老故应无:暗示曾经的老者可能已经去世,传达出时间的无情。
  3. 旧来曾识高皇帝:引入历史人物,显示诗人对过去的怀念。
  4. 尚有庭前柳一株:柳树象征生命的延续与历史的记忆。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荒凉”和“欠扶”,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诗的意境。
  • 象征:柳树象征着离别与思念,充满了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驿站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幄殿:象征着往日的辉煌与如今的荒凉。
  • 绍兴遗老:代表着历史的逝去与个体的孤独。
  • 庭前柳: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皇帝”指的是哪位皇帝?

    • A. 宋太宗
    • B. 宋高宗
    • C. 宋仁宗
    • D. 宋徽宗
  2. “尚有庭前柳一株”中的柳树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希望
    • B. 历史的沉淀
    • C. 时间的流逝
    • D. 以上皆是
  3. 诗中的“幄殿荒凉”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乐
    • B. 失望
    • C. 孤独
    • D. 愤怒

答案

  1. B. 宋高宗
  2. D. 以上皆是
  3. C.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刘克庄的《下蜀驿》与杜甫的《登高》均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前者侧重个人的孤独与历史的沉重,而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个人的悲伤。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刘克庄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毛君烧松花六绝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赠右番赵侍郎 西轩画枯木怪石 车浮〈并序〉 子瞻喜雨亭北隋仁寿宫中怪石 扬州五咏 平山堂〈欧阳永叔所建。〉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宿迁项羽庙 次韵子瞻送千乘千能 病后白发 种药苗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通计熟筹 各式各样 面字旁的字 大哄大嗡 随龙 贝字旁的字 易良 宝盖头的字 十字旁的字 束缊还妇 一喷一醒 浣衣里 爻字旁的字 包含候的词语有哪些 以一驭万 题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