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采荔子十绝》

时间: 2025-05-02 14:45:45

诗句

开国何其忝,笺天未必俞。

缴还三百户,换赐一千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5:45

原文展示:

《采荔子十绝》

开国何其忝,笺天未必俞。
缴还三百户,换赐一千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开国之事让人感到荣幸,但也并不一定得到上天的认可。为了获得更多的荔枝树,我付出了三百户人家的代价,换来了赐予的一千株荔枝树。

注释:

  • 开国: 指建立国家或政权的过程。
  • 何其忝: 何其:多么,忝:惭愧、羞愧,指对国家的开创感到惭愧。
  • 笺天未必俞: 笺天:上天的旨意,俞:同意、认可,意指上天未必会同意。
  • 缴还: 交还、付出。
  • 三百户: 指代三百户人家的利益或牺牲。
  • 换赐: 用代价换取赐予。

典故解析:

此诗涉及了古代帝王开国的艰辛及其对上天的感慨,反映了古人对于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荔子树象征着美好与富饶,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宋代著名诗人,以豪放、清新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风光、人生哲理,尤其擅长五言、七言律诗和绝句。他的诗风受到李白、杜甫等人的影响,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和丰富的情感。

创作背景:

《采荔子十绝》创作于南宋时期,正是国家动荡、社会变迁的时代。诗人或许在此时对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感到忧虑,同时也渴望美好与富饶,表达了对国运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开国之事的复杂感情。开国是一种荣耀,但同时也伴随着责任和惭愧。诗人在表达对国家的感慨时,提到“上天未必俞”,这句话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天命的思考,也暗示了对于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以“缴还三百户,换赐一千株”作为结尾,进一步强调了为了国家的利益,个人所付出的代价。这种对比使得诗歌在情感上更加深刻,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与对个人命运的思索。全诗在结构上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社会现实的细腻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开国何其忝: 作者以自谦的语气表达了对开国之事的惭愧。
  2. 笺天未必俞: 反映出对上天意愿的怀疑,抒发了对命运的不安。
  3. 缴还三百户: 通过付出三百户人家的利益,表现出开国的艰辛。
  4. 换赐一千株: 最后用得到一千株荔枝树来对比,展现开国的巨大代价。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 用荔枝树隐喻美好未来,表达希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开国的艰辛与对命运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责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荔子树: 象征富饶与美好,代表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 三百户: 代表牺牲,表达为了国家利益所付出的代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开国”指的是什么?
    A. 建立国家
    B. 采荔子
    C. 个人荣誉
    答案: A

  2. “缴还三百户”中的“三百户”象征着什么?
    A. 丰富的资源
    B. 牺牲与代价
    C. 美好的未来
    答案: B

  3. “笺天未必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对命运的无奈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国家的骄傲
    答案: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与《采荔子十绝》都表现了对国家、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但《登高》更多地表现了对时局的无奈与悲哀,而《采荔子十绝》则带有更多的责任感与希望,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杂体诗 嵇中散康言志 缚虎行 捣衣 人日怀孟望之 五平咏怀 北游诗十八首 其九 七月廿四述思 送月堂之云门扫古岩塔 垂虹闻笛 赋得河桥草色送高大归龙门 颂古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邻的词语有哪些 捐躯报国 包含樵的词语有哪些 病字头的字 乙字旁的字 荫蔽 近昵 封龙门 豆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汁水 奇庞福艾 烈火辨玉 爻字旁的字 不直一钱 死生荣辱 龙泉太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