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放鹭鸶》

时间: 2025-05-06 02:17:21

诗句

洁白虽堪爱,腥膻不那何。

到头从所欲,还汝旧沧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7:21

原文展示:

放鹭鸶
作者: 齐己 〔唐代〕

洁白虽堪爱,腥膻不那何。
到头从所欲,还汝旧沧波。

白话文翻译:

这只洁白的鹭鸶虽然令人喜爱,但它的腥膻气味却让我无法忍受。到头来,它还是随心所欲,回到那片曾经的沧海波涛中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洁白:形容颜色纯洁如白雪,形象生动。
  • 腥膻:形容鱼类或肉类的气味,通常让人觉得不适。
  • 所欲:指想要的东西或状态。
  • 旧沧波:指老旧的、曾经的海浪,暗示一种归属或过去的环境。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著名的典故,但“沧波”可以联想到《诗经》中对水流或波涛的描写,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物事的变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字子深,号慈舟,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齐己的这首诗写于唐代,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常通过描写自然来寄托内心的情感与思考。此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放鹭鸶》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只美丽的鹭鸶,诗中通过“洁白”与“腥膻”的对比,展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现实中难以忍受的缺陷。白色的鹭鸶象征着纯洁与美好,然而它的腥膻气却让人感到厌恶。这种矛盾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的最后一句“还汝旧沧波”更是耐人寻味,仿佛是在说,尽管现实让人失望,美好终究会回归自然。诗人以此表达了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人世间种种美的追求与失落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呈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思索,既有对美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反思,体现出唐代诗歌的深邃与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洁白虽堪爱:白色的鹭鸶是如此美丽,让人爱慕。
  • 腥膻不那何:但它身上有腥膻的气味,这让我无法忍受。
  • 到头从所欲:最终,它还是选择了随心所欲的生活。
  • 还汝旧沧波:最终,它回到了它所熟悉的波涛之中,暗示着归属与自然的本性。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洁白”与“腥膻”的对比,加深了诗歌的情感冲突。
  • 象征:鹭鸶象征着美好与纯洁,而腥膻则象征着现实的缺陷。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鹭鸶的描写,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现实中无法避免的缺憾,反映了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鹭鸶:象征着纯洁、美丽的事物。
  • 腥膻:象征着现实中的缺陷和不完美。
  • 沧波:代表着自然的流动和生命的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洁白”有什么象征意义? A. 美丽和纯洁
    B. 腥膻的气味
    C. 生命的归属

  2. “腥膻”一词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爱
    B. 厌恶
    C. 怀念

  3. 诗的最后一句“还汝旧沧波”暗示了什么? A. 对过去的追忆
    B. 对未来的憧憬
    C. 对现实的接受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鹭》:描写鹭鸶的美丽与自然的诗作。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自然的感触。

诗词对比:

  • 齐己的《放鹭鸶》与王维的《鸟鸣涧》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但齐己更注重对现实的反思,而王维则侧重于对自然的赞美与宁静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齐己诗全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观饮 观水 古兴 古监 古风 孤云 赋黄任道韩干马 甫里 奉寄朱昌叔 奉寄崔伯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多易多难 撮盐入火 攻无不取,战无不胜 谏诤 包含虀的词语有哪些 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奉命惟谨 舟结尾的成语 匕字旁的字 豪气 克字旁的字 臼字旁的字 韦字旁的字 面面圆到 谮谤 窜端匿迹 桴炭 歺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