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5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53:34
东门垂柳长,回首独心伤。
日暖临芳草,天晴忆故乡。
映花莺上下,过水蝶悠飏。
借问同行客,今朝泪几行。
在东门垂挂的柳树下,我回首时内心感到伤感。阳光温暖,照在芳草上,天晴时我又想起了故乡。花间飞舞的黄莺上下翻飞,水面上的蝴蝶轻盈地舞动。我问同行的朋友,今天你又流了多少泪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嘉祐,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曾任职于官府。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描写山水、春景为主,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春天,作者与朋友郑锡一同游春,表达了春日的美好与对故乡的思念。背景中可能夹杂着作者的离愁别绪,正值春暖花开之际,却因思乡之情而感到忧伤。
《与郑锡游春》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的“东门垂柳长”,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然而“回首独心伤”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春日的温暖与芳草的美丽,似乎无法掩盖他对故乡的思念,这种矛盾的情感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映花莺上下,过水蝶悠飏”的描写,生动展现了春天的鸟语花香,黄莺和蝶舞的场景,令读者仿佛置身于春光之中。但随之而来的“借问同行客,今朝泪几行”,则是对情感的真实流露,既有对朋友的关切,也有对自己情感的反思。这一问句,不仅引发读者共鸣,也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整首诗在意境上融合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体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与对故乡的深情,展现了唐代诗歌所特有的优美与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春天的美景与作者的思乡情感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生孤独的感慨,反映了唐代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情感的细腻表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门”指的是哪里?
诗人在春天的游玩中感到什么情绪?
诗中“借问同行客”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李嘉祐的《与郑锡游春》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李嘉祐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与内心情感的表达,而王之涣则多了几分豪情与壮志。通过不同的视角,两首诗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与深邃性。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