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裴侍御见赠斑竹杖》

时间: 2025-05-04 10:12:46

诗句

骚人夸竹杖,赠我意何深。

万点湘妃泪,三年贾谊心。

愿持终白首,谁道贵黄金。

他日归愚谷,偏宜绿绮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2:46

原文展示:

《裴侍御见赠斑竹杖》 作者: 李嘉祐 〔唐代〕
骚人夸竹杖,赠我意何深。
万点湘妃泪,三年贾谊心。
愿持终白首,谁道贵黄金。
他日归愚谷,偏宜绿绮琴。

白话文翻译:

这位骚人赞美竹杖,赠与我这份情意何其深厚。
那万点滴落的湘妃泪,仿佛是我心中三年的忧愁。
我希望能持这竹杖到老,谁说金子才是珍贵的呢?
未来我归往那愚谷,最适合我的是那把绿色的琴。

注释:

  • 骚人:指文人或诗人,这里特指赋诗作词的人。
  • 竹杖:竹制的拐杖,象征坚韧和品格。
  • 湘妃泪:指湘妃的眼泪,典出《楚辞》,比喻离愁别恨。
  • 贾谊心:贾谊为汉代文学家,因忧国忧民而感伤,代表深切的忧虑。
  • 终白首:意指伴随到老。
  • 愚谷:可能指隐居的地方,取意谦虚。
  • 绿绮琴:古琴的一种,代表高雅的艺术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嘉祐是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著称,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题,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嘉祐与裴侍御的交往过程中,裴赠予他一根竹杖,表达了对李的深厚友谊。诗中通过竹杖引入情感的寄托,反映出诗人与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与人生哲思。

诗歌鉴赏:

《裴侍御见赠斑竹杖》是一首情感深厚的诗作,李嘉祐通过对竹杖的赞美,寄托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的感慨。开篇即以“骚人夸竹杖”引入,表现出诗人自谦而又自得的心态,似乎在说竹杖的价值不仅在于物质,更多在于其背后的情谊与情感。

诗中提到的“万点湘妃泪”与“三年贾谊心”,通过借用古典典故,深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孤独。湘妃泪象征着离愁别恨,而贾谊心则体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二者结合,展现出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后半部分的“愿持终白首”表达了对友谊长存的愿望,质疑世俗的价值观,认为真情比金子更为珍贵。“他日归愚谷,偏宜绿绮琴”则展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对音乐与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在意象的营造上巧妙,通过竹杖、湘妃泪、贾谊心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思考的世界,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骚人夸竹杖:诗人自称骚人,谦虚地提到别人对竹杖的赞美。
  • 赠我意何深:感慨这份友情的深厚。
  • 万点湘妃泪:比喻自己的忧伤。
  • 三年贾谊心:表达长久的忧虑。
  • 愿持终白首:希望与朋友携手到老。
  • 谁道贵黄金:质疑世俗对财富的追求。
  • 他日归愚谷:向往归隐的生活。
  • 偏宜绿绮琴:认为音乐才是心灵的归宿。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愿持终白首,谁道贵黄金”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比喻:通过“湘妃泪”与“贾谊心”传达深刻情感。
  • 典故:运用历史典故增加诗的文化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真挚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表达了对物质财富的超然态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竹杖:象征坚韧、友谊与生活的支撑。
  • 湘妃泪:象征离愁与思念,表现深沉的情感。
  • 贾谊心:代表忧国忧民,关注社会的情怀。
  • 绿绮琴:象征高雅艺术,表达对音乐的热爱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湘妃泪”象征什么? A. 欢乐
    B. 离愁
    C. 富贵
    D. 英勇

  2. 诗人对财富的态度是? A. 追求
    B. 超然
    C. 否定
    D. 赞美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李嘉祐 vs. 杜甫:两者均表达对友情与人生的思考,但李嘉祐更多侧重于隐逸与音乐的享受,而杜甫则强调对社会现实的关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选读》
  • 相关研究文章及评论集。

相关查询

游玉芝观 北风 送秦炼师 请告南归留别同馆(中元作) 雨夜呈长官 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 龙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 池塘晚景 醴陵道中 题二妃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遗祲 燕跃鹄踊 胸怀大志 包含寻的词语有哪些 交谈 咏志 包含钲的词语有哪些 糊里糊涂 近浅 两点水的字 枝分缕解 玉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三征 己字旁的字 百无一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