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3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34:11
春日淇上作(一作汉口春)
李嘉祐 〔唐代〕
淇上春风涨,鸳鸯逐浪飞。
清明桑叶小,度雨杏花稀。
卫女红妆薄,王孙白马肥。
相将踏青去,不解惜罗衣。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淇水之上的美景,春风拂面,鸳鸯在水中嬉戏。清明时节,桑叶长得还不大,雨后杏花也显得稀疏。卫国的女子穿着轻薄的红妆,王孙骑着肥壮的白马。两人相约去踏青游玩,却不懂得珍惜身上的罗衣。
李嘉祐,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故见长。他的诗作通常清新自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
这首诗写于春天,诗人可能在淇水边游玩时创作,表达了对春日美景的赞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李嘉祐的《春日淇上作》以其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展现了自然和人情的交融。开篇“淇上春风涨,鸳鸯逐浪飞”,春风将淇水推向满溢,鸳鸯在水面上翩翩起舞,生动刻画了春日的气息。接下来的两句“清明桑叶小,度雨杏花稀”,则通过桑叶和杏花的生长状况,表现春天的初期,暗示着春天的渐入佳境。
诗中的“卫女红妆薄,王孙白马肥”展示了春日游玩的场景,卫国的女子轻盈的妆容和王孙骑着肥马的形象,营造出一种富贵而又轻松的氛围。最后一句“不解惜罗衣”则引人深思,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青春和美好时光的珍惜,暗示着人们在享受春日的同时,往往对于生活中的美好时光缺乏足够的珍惜。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不仅仅描绘了春日的景色,更引发了对生活、青春的思考,展现出唐代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美的独特感受。
诗歌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珍惜时光的思考。通过描绘春日的美景和人们的游玩,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青春的珍惜。
诗中提到的“淇”指的是哪条河流?
A. 黄河
B. 淮河
C. 淇河
D. 长江
“相将踏青去”意指什么?
A. 争吵
B. 外出游玩
C. 参加宴会
D. 学习知识
诗中“卫女红妆薄”所描绘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A. 美丽与青春
B. 富贵与奢华
C. 忧伤与失落
D. 生活的单调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春天这一主题下的不同情感表达,展现了各自的时代背景与个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