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0:46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
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
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
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
初秋时节,碧绿的梧桐树刚刚长出新芽,桂花也刚刚开放,池塘上的水波微微荡漾。穿针引线的人在合欢楼中,正月的月光如玉盘般高悬。
蜘蛛忙着结网,而喜鹊却懒散,农人慵懒,织女疲倦,虚空中只留下古今佳话。
人们刚刚提到隔年之期,实际上天上星辰的变化才刚刚是一夜之间的事。
严蕊,字梦阮,号海棠,宋代女词人,生平事迹不详。她的词风清丽婉约,感情真挚,常以女性的视角抒发情感。
这首词创作于宋代,正值中秋前后,反映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与对人间情感的思考。
《鹊桥仙·碧梧初出》是一首美丽的词作,展现了严蕊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开篇以“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描绘出初秋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而又愉悦的感觉。词中通过“穿针人在合欢楼”暗示了生活中欢愉与团聚的美好,正月的“露玉盘”象征着明亮的未来与希望。
而后半部分则通过“蛛忙鹊懒,耕慵织倦”展现了人们在生活中的忙碌与懒散的对比,表现出一种生活的无奈与疲惫。在“人间刚道隔年期”一句中,作者巧妙地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结合,表达了人们对相聚的渴望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清丽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出一种对自然美和人间情感的深切思考,令人倍感共鸣。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间情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团聚的渴望,反映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中“碧梧”指的是什么?
A. 树木
B. 花瓣
C. 人物
“穿针人在合欢楼”中的“合欢楼”象征什么?
A. 难忘的回忆
B. 男女相聚
C. 自然景色
“正月露玉盘”中的“玉盘”指什么?
A. 月亮
B. 太阳
C. 星星
词的上阙,起笔自然,虽然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但有几分凄凉: 偶尔轻坠而下的碧绿色梧桐叶,那吐着馥郁清香的桂花,还有水塘中微微凋谢的荷花。楼上的姑娘们,都正忙着在穿针引线,默默地乞求着织女能给自己以智慧和心灵手巧。远望高挂的明月,它那洒下的清辉,正如水一般清澈。 农历七月初七,是汉族传统的节日——七夕节,也称乞巧节。每逢这天的夜晚,相传是天上美丽善良的织女,要与勤劳勇敢的牛郎在鹊桥相会。 穿针人,指的既是天下女子,也包括了自己。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这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习俗,七夕的夜里,大凡世间的女子都会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唐朝诗人祖咏有《七夕》诗曰: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 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词的下阙,句奇意新,那看似漫不经心的描写,却隐藏了一个普通女子最为缜密的心思: 姑娘们小盒子里关着的蜘蛛,都已经开始在忙着结网了,唯独不见银河里的喜鹊忙着搭桥。此时的牛郎不肯耕田,织女也没有心思纺织了。他们远隔银河,相互守望。看来,今晚他俩要辜负几千年来人们心中向往的这么一段美丽动人的爱情传说了。每逢此际,人间是要经过一年的时间等待。而天上的牛郎织女,人家也不过,仅仅只是才过了一夜的相思罢了。 她清醒地意识到,无论自己怎么貌美才高,每天的强颜欢笑,逢场作戏,她就似一枝任人攀枝的柳。再说女人美丽的青春和男人所喜好的姿色,迟早都会有那么一天,如荷花般凄然凋零。 她也暗自说:只羡鸳鸯不羡仙。 牛郎和织女的传说固然美好,可他们也有寂寞地守望在银河两端的时候。 强颜欢笑,逢场作戏,这分明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她只不过,想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既真实又简单的爱情。 人间爱,天上恋,谁比谁更长久,谁又比谁更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