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5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0:35
原文展示:
题鹤林寺 綦毋潜 〔唐代〕
道林隐形胜,向背临层霄。 松覆山殿冷,花藏谿路遥。 珊珊宝幡挂,焰焰明灯烧。 迟日半空谷,春风连上潮。 少凭水木兴,暂令身心调。 愿谢携手客,兹山禅诵饶。
白话文翻译:
在道林中隐去形迹,胜景环绕,面对着层层云霄。 松树覆盖的山殿显得冷清,花儿隐藏在遥远的溪路旁。 宝幡轻轻挂起,明灯燃烧着火焰。 迟来的阳光照亮了半空的谷地,春风连绵不断地吹拂着潮水。 少些依赖水木的兴致,暂时让身心得到调整。 愿告别那些携手同游的客人,这座山中禅诵的声音更加丰富。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綦毋潜,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景致和隐逸生活。《题鹤林寺》是其代表作之一,描绘了鹤林寺的幽静景色和禅修氛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游览鹤林寺时所作,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禅修生活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鹤林寺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对松树、花朵、宝幡、明灯等意象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的“松覆山殿冷”和“花藏谿路遥”等句,不仅展现了景物的静谧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最后两句“愿谢携手客,兹山禅诵饶”,表达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希望在这幽静的山中,能够远离尘嚣,专心禅修。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隐逸与禅修,诗人通过对鹤林寺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禅修生活的赞美。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松覆山殿冷”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山殿热闹 B. 山殿冷清 C. 山殿温暖 D. 山殿明亮 答案:B
诗中的“愿谢携手客”表达了诗人什么愿望? A. 希望与客人继续同游 B. 希望告别客人,专心禅修 C. 希望客人留下 D. 希望客人离开 答案:B
诗中的“珊珊宝幡挂”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