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8:10
酿成吴米野油囊,却爱清谈气味长。
闲日有僧来北阜,平时无盗出南塘。
风亭对竹酬孤峭,雪迳寻梅认暗香。
江水中左氵右霝应未变,一杯终欲就君尝。
酿成的吴米和野油装在囊中,只因喜欢清谈的气味延绵悠长。
闲暇时有僧人到北阜来,平日里却没有盗贼在南塘出没。
在风亭对着竹子,酬谢孤高的身姿;在雪中的小路上寻梅,认出那暗淡的香气。
江水的左右应当没有什么变化,最后我只想与你共饮这一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主张改革,推行新法,致力于国家富强与社会公正。王安石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见长,常常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王安石晚年时期,反映了他对清谈和高雅生活的向往。在政治斗争和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寄情于山水之间,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次韵微之即席》是一首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佳作。全诗通过对吴米与野油的描绘,引入了清谈的主题,表现出诗人对高雅风趣生活的热爱。开篇以“酿成吴米野油囊”引出对清谈的追求,彰显了王安石的雅趣与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诗中以“闲日有僧来北阜”展现了诗人生活的闲适,生活中的宁静与闲暇,暗示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而“平时无盗出南塘”,则反映出一幅安宁的社会画面,诗人对社会治安的期盼与向往。
接着“风亭对竹酬孤峭,雪迳寻梅认暗香”,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描绘出诗人与自然对话的情景,表现出对高洁品德的赞美与向往。最后一句“一杯终欲就君尝”则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升华,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人际关系和人生哲学。
整首诗气韵清新,抒情自然,充分体现了王安石的文人情怀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王安石对高雅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纷扰的世界中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安石的“吴米”指的是哪个地区的米?
诗中提到的“清谈”是指什么?
“闲日有僧来北阜”中的“北阜”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与陶渊明的作品均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清淡生活的向往,前者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社会理想,后者则更强调个人的内心宁静与自我满足。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都是中国古诗中的重要代表。
推荐书目: